1975年,萧华上将在兰州吃饭,却被五六个地痞流氓挑衅,对方强硬的让萧华让座,萧华如何处理? 萧华1916年出生在江西兴国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接触到革命思想。1922年上小学,1927年进中学,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参加红军,同时入党。从那开始,他主要做政治工作,当过红四军青年委员、营政委、团政委,还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1933年17岁就成了少共国际师政委,带部队打仗。那时候红军条件苦,他跟着队伍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帮刘伯承和彝民首领小叶丹结盟,让红军顺利过大凉山。在大渡河战斗中,他亲自吹冲锋号,领兵冲锋。抗日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来当343旅政委,1938年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开辟冀鲁边根据地。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也练就了坚韧性格。 解放战争中,1946年冬天他在东北指挥部队抵御国民党进攻,取得一些胜利。1955年授上将军衔,那几年生活相对平静。六十年代中后期,他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一段时间。1975年恢复职务,当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甘肃省委书记。在甘肃工作时,他常下基层调研,了解当地实情。作为老干部,他注重实际问题,不搞形式主义。甘肃当时经济基础弱,他推动一些项目,帮助改善民生。军区工作上,他抓部队建设,确保纪律严明。这些年他没停下脚步,总想着为地方多做点事。 到甘肃后,萧华很快就投入工作。一天中午,他和省府军区工作人员在兰州街头考察城市变化。饭点时,他建议去普通饭店吃,警卫员担心安全,他觉得没事,就带人进去。选了小包间坐下。服务员提醒说这地方常有流氓来,人数多,饭店管不了,建议换位。萧华坚持上菜,说就在这吃,有人闹就处理。很快,五六个年轻人推门进来,为首的命令让座,说这是他们的地盘。警卫员争辩说先来后到。那人自称南区头目,威胁不走就动手,叫同伙上前。萧华开口劝收手,亮兰州军区身份。那人没听,继续动手。警卫员制服他们,几人倒地。为首的爬起还叫嚣要报复。萧华站起喝止,亮政委和上将身份。那几人跪下求饶。萧华拦住警卫,说已教训够,交公安。公安带走时,他告诫他们负责行为,反省改过,别欺负人。那几人低头离开。 这个事件发生后,萧华继续甘肃工作七年,推动经济和社会稳定。他常去一线,访工厂乡村,了解生产,推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军区和地方合作,开展训练民生活动,解决群众难题。甘肃农业工业有所发展,社会秩序稳固,群众生活改善。晚年他身体不适,确诊胃癌。1985年在北京治疗,病情加重。病床上,他让护理员放长征组歌,听熟悉旋律,回想长征经历,如大渡河战斗。歌曲反复播放,帮他缓解病痛。家人医护陪伴,提供护理。1985年8月12日,他在北京逝世,69岁。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老战友同事悼念。追悼会放他喜欢的革命歌曲。他的贡献记入军史资料,影响后人。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6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