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20 19:49:06

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相是,我们正踩着俄罗斯 3000 亿资产被冻结的血泪教训,抢在美国信用崩盘前跳船!可再看日本,揣着 1.15 万亿美元美债当宝贝,7 月还追加 38 亿增持,成了下一个,即将被美国 “活埋” 的陪葬品! 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本是经济防火墙,却在 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迅速崩塌。西方国家冻结了约 3000 亿美元资产,主要包括美元和欧元部分,这些资金原本用于稳定汇率和国际支付。欧盟和美国通过排除 SWIFT 系统,切断了俄罗斯与全球贸易的金融通道,导致能源出口款项滞留,企业海外账户集体失效。 到 2025 年 10 月,这些资产仍被牢牢锁定,欧盟正酝酿利用其中 2000 亿欧元部分,向乌克兰提供 1400 亿欧元无息贷款,用于军事采购和重建。德国总理公开表态支持此举,俄罗斯的反制措施虽频出,但冻结链条未松动。这场事件暴露了美元体系的单边风险,持有国一旦触碰红线,资产就从避险工具变身废纸。全球央行由此警醒,外汇配置不能全押一篮,中国正是最早行动者之一,避免重蹈覆辙。 中国减持美债的步伐从 2022 年 4 月启动,当时持仓已跌破 1 万亿美元大关。2022 年全年减持 1732 亿美元,2023 年减少 508 亿美元,2024 年进一步甩卖 573 亿美元。进入 2025 年,力度不减,3 月至 5 月连续三个月减持,7 月单月抛售 257 亿美元,持仓降至 7307 亿美元,创 2009 年以来最低水平。这相当于从 2021 年峰值 1.09 万亿美元砍掉近 3600 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从 60% 降至 45% 左右。减持并非仓促,而是基于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的判断。同期,中国央行连续 10 个月增持黄金,8 月末储备达 7402 万盎司,约 2303 吨,黄金占比升至 5% 以上。这种“抛债买金”策略,提升了储备抗风险能力,若美国债务违约,旧持仓损失可能超 1000 亿美元,现配置则稳固了缓冲。 美国联邦债务已成全球隐忧,2025 年 10 月总额突破 37.86 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债 11 万美元。利息支出每年超过 1 万亿美元,占 GDP 4% 以上,高于国防预算。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新增 2 万亿美元借款,债务上限升至 41.1 万亿美元,但“借新还旧”循环越发脆弱。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甚至重启印钱买债,美元指数年内跌超 10%。穆迪将美国主权评级下调至 Aa1,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 4.01%,市场风险溢价攀升。外国投资者持仓虽创新高,但多转向短期债,长期债吸引力锐减。这堆积的债务雪球,一旦滚落,将拖累全球金融稳定,中国减持正是提前布局,避免被动接盘。 日本作为美国最大海外债主,持仓规模稳居首位,2025 年 7 月增持 38 亿美元,总额达 1.1514 万亿美元。这是上半年连续增持的延续,1 月加 195 亿美元,2 月 466 亿美元,累计 916 亿美元。表面上看,这是消化对美贸易顺差的美元,国内利率仅 1.9%,美债收益率 4.5% 以上,机构追逐差价收益。但深层驱动是政治因素,作为盟友,日本需通过增持平衡日元升值压力,特朗普要求日元升值 20%,汇率干预成本高企。之前几次减持尝试,也在美国施压下反弹,美日峰会频频提及债务支持。日本外汇储备 91.9% 依赖美元,美债成了消化渠道,却将经济命脉拱手让人。若美国违约,这笔巨资将成最大损失源头,重演 1991 年泡沫破裂的衰退,出口依赖型经济将雪上加霜。 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正加速,2025 年央行购金热持续高烧。6 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净增 22 吨,一季度抛售美债规模创纪录,年度购金量预计超 1000 吨,连续第四年破千。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带头,巴西 2024 年减持 200 亿美元美债,买入 50 吨黄金;印度 2025 年减 150 亿美元,转投原油和矿产。卢旺达和纳米比亚央行新入场,目标将黄金占比升至 3%。95% 受访央行预计未来 12 个月增持黄金,43% 计划行动。人民币结算占比破 28%,与沙特石油贸易转向本币,东盟互换协议扩展。这种多元化配置,削弱了美元霸权基础,黄金作为非主权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对冲单一货币风险。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