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中国台湾的马英九表示,台湾不拒绝两岸统一,但是要

纸上点将 2025-10-19 17:45:11

“不想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中国台湾的马英九表示,台湾不拒绝两岸统一,但是要用和平民主的方式。然而上面对两岸严峻局面,中国从来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而如今台湾早已没有筹码“谈和平”。 说起来,马英九这套“和平牌”也不是第一次打了。 两岸统一问题由来已久,根植于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点无人能绕。马英九在2008年至2016年执政期间,推动多项经济合作举措,比如2010年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这让台湾农产品和工业品以低关税进入大陆市场,出口额在协议生效后迅速攀升15%。 同时开通两岸直航航班,陆客来台旅游人数激增,带动岛内服务业收入翻番。这些步骤表面上看似拉近距离,实际却停留在经济层面,避免触及政治核心。马英九口中的“不统不武不独”政策,本意是维持现状,却在实践中演变为拖延统一进程的工具。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调整,更是悄然弱化两岸历史连结,让年轻一代的认知渐行渐远。这种策略虽暂缓冲突,却积累了更多不确定性,岛内民众享受红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丧失谈判空间。 马英九的“和平牌”并非突发奇想,早在他卸任后就反复提及。2018年,他公开表示两岸统一必须方式和平、过程民主,让两岸民众充分表达意见。 2019年接受专访时,他进一步强调,第一不能使用武力或威胁,第二需经台湾人民同意。 这些表述听起来中肯,实则设置重重门槛,回避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具体落实。2025年6月27日,在甘肃敦煌的演讲中,马英九脱稿重提“两岸和平民主统一”,强调尊重台湾人民意愿,并排除武力包括威胁。 他提出“一国一制”的概念,暗示统一后台湾应有独特制度安排,却未明晰如何与大陆框架对接。这种模糊性,让人质疑其诚意是否真为民族大义,还是为国民党党内定位服务。毕竟,马英九卸任后,国民党在选举中屡遭挫败,他的表态往往成为党内凝聚力的道具。 当前两岸局面严峻,台湾的筹码确实所剩无几。2025年前五个月,两岸贸易额已超20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依赖度高达40%以上。 半导体产业如台积电,大陆市场订单占大头,一旦供应链中断,岛内经济将雪上加霜。军事上,大陆军演频次增加,2025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演习涉及76架军机和13艘舰艇,逼近台湾东南海域。 马英九的“和平民主”论调,在这种高压下显得力不从心。他承认大陆从未放弃武力选项,却仍旧绕着“台湾自主”打转,本质上是希望通过拖延换取外部介入或时局逆转。岛内民调显示,支持统一的民众比例虽有波动,但经济现实已让多数人清醒:脱离大陆,台湾难以为继。这种认知落差,让马英九的旧牌在新环境中更显苍白。 大陆对和平统一的诚意从未缺席,从ECFA到台胞就业就医优惠政策,一系列举措旨在通过民生红利铺路。2025年,甘肃新增台资企业,年产值稳步增长,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岛内平均水平。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宋涛回应马英九时指出,两岸中国人共同决定台湾前途,这重申了协商基础。 但和平并非无底线,大陆明确反对以“和平”为幌子拖延统一,更不容“台独”分裂。马英九的表态虽获部分岛内回响,却难掩其对主权问题的回避。专家分析,这种“民主和平统一”论,不过是“维持现状”的包装版,实际阻碍两岸走向真正融合。长远看,统一不是选项,而是历史必然,只有直面一个中国原则,才能让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

0 阅读:281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