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告诉你什么叫做工业大国!据统计,俄乌战争2年消耗的无缝钢管总数量大约64.5

史之必然 2025-10-17 14:11:48

中国告诉你什么叫做工业大国!据统计,俄乌战争2年消耗的无缝钢管总数量大约64.5万吨,中国一年的生产量约为8000万吨,出口额一年为490万吨,俄乌消耗量占我们的总产量的0.8%,所以说俄罗斯媒体说我们月产量无人机50万架有多保守了。   要知道,要是把这8000 万吨钢管一根接一根连起来,能绕地球赤道两百圈都不止,建几十座跨海大桥都绰绰有余。俄乌打了两年仗用掉的量,咱们国内一个大型石化项目的管道需求可能就超过了,更别说还有造船、核电这些天天要钢管的大户。   而且,俄罗斯媒体说的月产 50 万架真不算夸张。咱们现在民用无人机占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小到农民打农药的无人机,大到送货的物流无人机,随便一个南方小镇的工厂就能批量造。要知道美国一年民用无人机产量也就十几万架,咱们一个月顶他们好几年,更别说军用无人机的产能还没算进去呢。   战争里最耗的除了钢管就是弹药,这方面咱们的潜力更吓人。北约情报说俄军每月能造 25 万枚炮弹,美国和欧盟加起来一年才 120 万枚,还不够俄军半年用的。可要是咱们开足马力生产,光河南、山西几个军工大省的工厂,每月就能造出远超这个数的炮弹。   更关键的是炮弹里的引信、炸药、弹壳,从原材料到成品全是咱们自己造,不用求任何人。之前有报道说,西方给乌克兰的 “标枪” 导弹,里面的红外镜头零件还是中国造的,要是咱们断供,他们的导弹都没法组装。   防弹衣也是个好例子,俄乌战场上士兵穿的防弹衣,十件里有六件用的是中国材料。江苏有家工厂专门造防弹衣用的 PE 材料,比钢板轻一半还防得住子弹,美军自己都偷偷采购。这种材料以前只有美国和荷兰能造,现在咱们不仅能造,还能把价格压下来,产量更是占了全球一半以上。   造船业的场面更震撼,现在全世界每 10 艘新船里,就有 6 艘是中国船厂接的单,不管是装几千个集装箱的货轮,还是能运液化天然气的高端船,咱们都能造。去年韩国船厂想抢一个 LNG 船订单,最后还是输给了中国,因为咱们不仅能按时交货,价格还便宜一成。要知道造 LNG 船比造航母还考验工艺,船身的钢板得像纸一样薄还不能漏,咱们现在一年能造几十艘,而十年前还得靠引进技术呢。   为啥咱们能有这么恐怖的产能?第一个就是产业链全得没法比。就拿造无人机来说,深圳的工厂早上缺个塑料壳,下午东莞的供应商就能送过来;晚上缺个电池,惠州的工厂连夜就能赶工。从原材料开采到零件加工,再到成品组装,从头到尾都在国内完成,不用看别人脸色。美国想造个高端导弹,稀土得从中国买,磁铁得从中国进,传感器还得从中国采购,少了哪一环都造不出来。   再就是基建撑得起大生产。咱们有全世界最多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原材料从新疆的矿山运到广东的工厂,三天就能到;港口更是厉害,上海港一天的吞吐量比好多国家一年都多,造好的船直接从码头开出去,半个月就能到欧洲。要是没有这些路和港口,再多的订单也没法按时交货。   还有政策和人给力。这些年国家一直支持制造业,建工厂给补贴,搞研发给经费,连工人培训都有扶持。咱们还有上亿的技术工人,从老工匠到年轻工程师,懂技术又肯吃苦。南方有些电子厂,一条生产线能连轴转,工人两班倒,这样的效率别的国家很难比。   现在终于明白为啥美国总想跟咱们的制造业脱钩,却一直脱不了。他们缺了咱们的稀土造不了导弹,缺了咱们的零件造不了战机,连造军舰的钢管都得从中国进口。咱们的工业产能不是吹出来的,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是千千万万工人干出来的。这就是工业大国的底气,不管是战争消耗还是全球需求,咱们都接得住、供得上,这才是真本事。

0 阅读:0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