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打响!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他的港口对中国船只收很高的进口费用,

寂寞的电脑 2025-10-14 15:10:39

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打响!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他的港口对中国船只收很高的进口费用,试图来制裁和打压中国。但是,美国这回打错了算盘。 美国这次动作确实来得突然。2024年上半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放风,说要针对中国船舶搞点新花样。到了10月,正式敲定,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建造、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具体来说,每净吨50美元起步,这费用不是一次性,而是每次停靠都收,最多一年五次。为什么这么干?美国人自己说,是为了救自家船厂。中国现在全球造船市场占了大头,份额超过50%,美国船厂日子不好过,订单少,工人失业率高。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就把矛头指向中国,指责补贴和不公平竞争。实际上,这跟之前的关税战一脉相承,先是钢铝关税,再是芯片限制,现在轮到航运。数据显示,全球集装箱船队中,中国控制的份额越来越大,美国觉得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所以,这费率还会逐年涨,到2028年,每净吨可能高达125美元。影响面广,不仅中国船东遭殃,欧洲和亚洲其他船公司如果用中国造船,也得跟着买单。 中国这边反应快,商务部10月10日就公布反制方案。从10月14日起,对美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也收特别港务费。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约合56美元,这数字跟美方50美元差不多,但中国明确分阶段上调,到2028年4月,每净吨1120元,折合160美元左右。覆盖范围包括美国持股超25%的船舶,不管船上货物是进还是出,都得交。 这政策基于对等原则,美国怎么对咱,咱就怎么回敬。全球时报报道,这费率设计参考了美方逻辑,确保平衡。为什么中国敢这么硬气?因为中国港口吞吐量世界第一,上海港、宁波港年处理量巨大,美国船公司离不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70亿吨,美国港口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反制后,美国船东成本直线上升,可能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 这场战不是孤立的,得放到中美贸易大背景下看。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美国加了层层关税,中国出口受阻,但中国经济韧性强,出口额反而创新高。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超5000亿美元,美国依赖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机械和消费品。航运是贸易命脉,全球90%货物靠海运。中国船队规模世界第二,仅次于希腊,但建造能力第一。 美方数据显示,中国船厂订单占全球60%以上,美国船厂只剩可怜的份额。凯瑟琳·泰作为贸易代表,推动这项政策,她背景是亚裔,精通中美事务,但她的举措被视为延续鹰派路线。政策一出,国际航运协会就发声,说这会扰乱供应链,加剧通胀。想想看,船东为了避费,可能改航线或换船籍,但那成本更高。 中国策略不止于对等收费。参考资料提到,中国货轮可以绕开美国港口,直接去墨西哥或洪都拉斯卸货,让美国买家自提。这招实用,因为中美洲港口基础设施在改善,墨西哥的曼萨尼约港年处理量大,能接纳大型集装箱船。 美国客户得开车或用火车去提货,还得付额外运费。这就把矛盾转到美国内部,进口商不乐意,会去游说国会和白宫。历史上,类似情况发生过,关税战时美国农民就因大豆出口受阻而抗议。数据显示,美国西海岸港口如洛杉矶、长滩,处理的中国货物占40%以上,如果船不来,港口收入降,工人失业。反过来,中国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扩大港口影响力。

0 阅读:51
寂寞的电脑

寂寞的电脑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