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河南民权,男子自驾返程,顺路捎了位女子。对方付230元,突然,他把车费退还给女子。只因女子的丈夫去世了,把两个孩子留家里,女子一个人外出打工赚钱,他觉得太苦了,真的是不容易。 国庆收假那天,李先生把老母亲塞的腌菜和鸡蛋往后备箱一放,就准备发动车子回慈溪。 这是他在那边电子厂上班的第八个年头,车间里的流水线每天转十几个小时,他的手上还留着去年赶工蹭出的茧子,每年也就国庆和春节能回两次家。 出发前刷本地拼车消息时,他看到条搭车信息,是个30多岁的女子要去商丘火车站转车,目的地正好和他顺路。 他很快给对方发了消息,约定好在村口等。赶到时,女子正拎着个鼓鼓的布包站在路边,头发随意扎着,衣服洗得有些发白。“麻烦您了师傅。” 女子上车时特别客气,坐稳后立刻掏出手机转了230块钱,说这是之前问过的拼车价,生怕给少了。李先生没多想,随口应了声,发动车子上了路。 刚上高速没多远,女子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着“大宝”两个字。她接起电话的瞬间,声音立马软了下来,可没说两句,眼圈就红了,连带着声音也开始哽咽。“妈妈你啥时候回来?弟弟哭着要找你……” 电话那头传来孩子的哭声,女子捂着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哄道:“乖,妈妈赚了钱就给你们买文具,再等等好不好。” 挂了电话,车里安静得有些压抑。 李先生从后视镜看了眼,女子正用手背擦眼睛,布包拉链没拉严,露出半截孩子的作业本。“妹子,孩子还小吧?”他忍不住开口。这话像打开了话匣子,女子叹了口气,慢慢说起自己的情况。 丈夫去年出意外走了,家里两个娃,大的13岁上初中,小的才5岁,全靠老家婆婆带着。她一个人出来打工,在浙江找了份电子厂的临时工,一个月四千多块,房租水电扣完,剩下的全寄回家,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李先生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他太懂这种滋味了。自己在慈溪的工厂里,每天加班到深夜,就为了多赚点绩效奖,每次视频看到儿子扒着屏幕喊爸爸,心里都发酸。 女子一个女人家,要扛着全家的担子,这230块说不定是她好几天的伙食费,是孩子一周的早餐钱。想到这儿,他没犹豫,直接点开转账页面,把230块退了回去。 女子愣了半天,盯着退款通知反应不过来,连忙要重新转钱:“师傅,这可不行,您跑这么远路,油钱都不够。”李先生摆了摆手,语气很实在:“你不容易,这钱我不能收。 我顺道的事,不差这点,你留着给娃买点吃的。”女子还想推辞,可看着李先生坚决的眼神,最终没再坚持,只是反复说着谢谢,眼泪掉在了布包上。 快到火车站时,女子从布包里掏出个塑料袋,硬塞给李先生,里面是晒干的红薯干。“这是俺妈自己晒的,娃爱吃,您尝尝。”李先生推辞不过收下了,看着女子拎着布包匆匆进站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妻子问起这事,李先生轻描淡写说了经过,妻子笑着骂他“傻人有傻福”,说他做得对。同村人知道后,也没人说他亏了,反倒都夸他实在。他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只是想起女子说“娃等着钱交学费”时的样子,就觉得那点钱不算什么。 不是所有善意都要轰轰烈烈。 230块对很多人来说或许不多,可对独自撑起一个家的女子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温暖。李先生的举动,藏着最朴素的共情——因为自己淋过背井离乡的雨,所以见不得别人在风雨里独行。这种不带功利的善意,恰恰是最动人的力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变了!在10月14日港务费正式生效前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紧急宣布修改政策,将原
【72评论】【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