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振宁不满1岁的时候和父母的一张合影,杨振宁的大脑门特别明显,看着就少见地不

巴山夜谈 2025-10-02 15:20:41

这是杨振宁不满1岁的时候和父母的一张合影,杨振宁的大脑门特别明显,看着就少见地不符合年龄的聪明机警。杨振宁长得很像母亲。 杨振宁出身算是书香世家了,爷爷是秀才,父亲杨武之小时候父母双亡,但书读得特别好,在叔叔的帮助下刻苦攻读,考取了师范学校,后来又取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公费留学机会,这张照片就是出国前一家三口留下的珍贵合影。 有人总结过杨振宁的成材原因, 一个就是天分,杨振宁4岁开始识字,6岁能背诵《龙文鞭影》等蒙学书籍,7岁直接跳级3年级,父亲杨武之很早就发现儿子与众不同,曾经在照片背后写了一行小字,“宁儿或许很有天分。” 第二个就是努力,杨振宁像许多聪明的孩子一样,求知欲强,特别喜欢钻研。 第三个就是运气,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是清华、北大、南开合办的学校,人才济济。教杨振宁的教授在学术领域都是人尖子,各自都很有成就。杨振宁读硕士时,指导老师王竹溪教授给他指了两条路,一个是对称原理,一个是统计力学,成了杨振宁一辈子的研究方向,没走弯路,没耽误时间。 父亲杨武之不仅是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还擅长教育,循序渐进,不仅杨振宁发展很好,其他3个孩子都在各自领域很有成就。 母亲罗孟华文化虽然不高,但重视教育,杨武之留学后,罗孟华带着1岁的杨振宁,一面料理家务,一面带孩子学习识字,启蒙教育丝毫不敢耽误。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成材,天分、努力、环境、运气都很重要啊

0 阅读:30
巴山夜谈

巴山夜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