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艘巨舰电弹!航母电弹已经让美国惊愕,没想到几天后又有第二艘也要电弹了!从网络观察发现,076 舰的电磁弹射器工棚,已经被拆了!露出完整弹射轨道结构。 这哪是简单的装备升级,分明是中国海军给世界递了张 “实力名片”—— 美国折腾了十几年的电磁弹射技术,咱们不仅在航母上玩得转,现在连两栖攻击舰都配上了,这速度、这成熟度,能不让他们慌吗? 先得说清楚,076 这船可不是普通的两栖攻击舰,以前的两栖舰顶多载点直升机、登陆艇,撑死了带几架短距起飞的战机,跟个 “运输大队长” 似的。可装上电磁弹射就不一样了,它直接变成了 “迷你航母”,能弹战斗机、能弹无人机,作战能力翻了好几倍。 这工棚一拆,轨道露出来,说明技术早过关了,不是试验品,是真要列装用的。 要知道美国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2017 年服役到现在还毛病不断,2021 年测试数据显示每 181 次弹射就出故障,比设计的 4166 次差了二十多倍,2022 年还把一架 F/A-18 战机的起落架弹变形了,差点出大事。 反观咱们福建舰,之前公开的测试里连续 300 次弹射没出一点问题,故障率还不到福特号的十分之一,现在 076 又上了同款技术,这成熟度谁看了不佩服? 电磁弹射这东西,好就好在比老掉牙的蒸汽弹射强太多。蒸汽弹射像个 “老烟鬼”,每次弹射都冒一大股白汽,不仅看着狼狈,效率还极低,能量转化效率才 4% 到 6%,等于大部分能量都浪费了,每弹一架飞机还得烧 0.5 到 1 吨淡水,核动力航母都扛不住这消耗。 更要命的是它力道死,轻了弹不动重战机,重了能把无人机弹碎,根本没法灵活调整。咱们的电磁弹射就不一样了,靠电力直接驱动,转化率高达 60%,跟蒸汽弹射比就是 “高铁对拖拉机”。 力道还能精准控制,小到几吨的无人机,大到三十多吨的歼 - 15、歼 - 35,都能稳稳当当地弹上天,连战机寿命都能延长 31%,这可不是吹牛,是实打实的技术优势。 076 装上这宝贝,能干的事就多了去了。以前两栖舰只能在登陆时提供点空中掩护,现在能直接参与制空制海。 就拿咱们的攻击 - 11 无人机来说,翼展 14 米,载弹量 2 吨,航程超 2000 公里,要是从 076 上弹射起飞,能把侦察、打击范围扩大一大圈,而且不用考虑飞行员疲劳,能在天上盯十几个小时。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比如 “美国” 级,只能用 F-35B 短距起飞,这飞机为了能垂直降落,载弹量和航程都打了折,满油满弹情况下作战半径比弹射起飞的战机少了三百多公里,载弹量也少一半,真打起来根本不占优势。 更别说咱们还能弹预警机,以前两栖舰没预警机,战场感知范围就几十公里,现在弹射个小型预警机上去,几百公里外的目标都能看清,等于给舰队装了 “千里眼”,这仗怎么打怎么主动。 美国现在是又羡慕又着急,他们自己的两栖攻击舰连蒸汽弹射都没装,更别提电磁弹射了。这些年他们也想搞,可一来电磁弹射技术不过关,福特号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好;二来没钱没精力,一艘福特号花了 130 亿美元,后续修修补补又是几十亿,哪有闲钱给两栖舰升级。 他们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 “印太战略”,靠的就是航母和两栖舰撑场面,现在咱们 076 一出来,等于直接在他们的体系里插了一刀。 以后在南海、西太平洋这些地方,咱们的 076 配上福建舰,一个负责两栖投送加局部制空,一个负责远洋作战,里外配合,美国那些老旧舰艇根本不够看。 有人可能觉得,不就是加个弹射器吗?哪有这么玄乎。可这里面藏着的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实力。电磁弹射要解决三大难题:大功率发电、强迫储能、精准控制。 咱们的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早就突破了,能稳定输出足够的电能;强迫储能装置能在几十秒内充满上百兆焦的能量,相当于瞬间释放几十公斤 TNT 的威力;控制技术更是毫秒级响应,能根据风速、战机重量自动调整力道。 这些技术美国折腾了二三十年都没完全搞定,咱们短短几年就从航母用到了两栖舰,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熬出来的,是稀土永磁、大功率电子元件等产业链齐头并进的结果,不是随便买几个零件就能拼出来的。 美国现在惊愕也晚了,他们的技术瓶颈绕不过去,产业链又空心化,想追都没地方使劲。 咱们这第二艘电弹巨舰的出现,不是偶然,是国家实力的必然。 从福建舰到 076,咱们用实实在在的装备告诉那些想搞霸权的国家:别以为你们能一直垄断技术,中国想干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这弹射轨道弹出去的不光是战机,更是咱们的底气和自信,以后在大海上,咱们腰杆能更硬了!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10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