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生育率继续下降,人口降至8亿,日子会更好过还是更难过?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幼儿园关停和生育率下降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不少地方的幼儿园因为招生人数锐减,被迫停业,原因很简单:孩子真的变少了。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一现象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像是拉开了新社会问题的序幕。 有专家甚至推测,到2100年以后,中国人口或许会降到8亿,较现在减少近一半。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的日子是会变得更好,还是困难重重? 其实,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并不复杂。如今的年轻人对于结婚生子的热情明显减退,最大的障碍无非就是抚养成本过高。房价、教育、医疗、生活压力,无不让人望而却步。有人干脆选择不婚不育,直接从源头禁止了孩子的出生。 而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庞大一代人正在逐渐步入老年。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人口迅速减少。 联合国根据数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或许会进一步降低至1.1,而人均寿命将上升到82岁。人口结构已经向老年化倾斜,社会抚养压力随之加大。 如果人口持续下滑,2060年时可能跌破10亿,甚至逐步接近8亿。这样的人口变动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绝不是简单的“人少福利多”。 现阶段,“打工难、找工作难”是常态,未来可能出现“岗位多、人手难招”的局面。用工荒会推高工资,短期内对打工人来说似乎是好事,但对企业和整个经济环境来说不是一个好事。 看看俄罗斯就知道了,现在的俄罗斯可以说是地大物博,但是人口稀少。就因为人口少,导致俄罗斯轻工业不发达,就是因为没那么多人去从事这种生产。 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例如富士康这类企业,若用工成本持续攀升,极有可能加快向劳动力充足、成本更低的国家迁移。 印度、越南等地或将成为接棒者,这对于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国经济绝不是利好。工厂迁走了,商品价格攀升,产业链受到冲击,整体经济增速难免放缓。 有人认为,孩子越来越少,学校的压力会减小,升学变得更容易。实际上,随着人口减少,学校面临招生困难,部分地区的学校不得不关停或合并,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集聚。 农村和小城市的孩子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甚至上学距离更远、选择更少。教育资源的集中化趋势,反而让城乡差距变得更大。 或许也有朋友觉得,人口变少,资源分配更充分,人均福利会提高。理论上讲,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 但实际情况是,人口减少的初期带来的“红利”很有限,更多的是市场规模萎缩、经济蛋糕变小。 日韩就是现实案例,老龄化和低生育率让他们的社会充满压力。 许多日本、韩国的老人即便年纪很大了,依然不得不工作,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体系承受着巨大的负担。人口减少,年轻人数量不足,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都受到影响。 那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如何才能让更多人愿意结婚生子?仅靠号召和宣传恐怕难有成效。或许只有从住房、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切实降低养育成本,给家庭真正的支持和保障,才有可能扭转这一趋势。你们怎么看?
现在父母太没有人性了!我的小区这两天发生了一件让人痛恨的事!有一个小女孩从20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