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在2023年的《纽约时报》采访中放言:“关键技术都在我们

康安说历史 2025-09-19 10:41:50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在 2023 年的《纽约时报》采访中放言:“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供应,他们将束手无策!”不仅如此,他再一次强调:“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可现实很快就打了脸。2025 年 6 月,台湾当局紧跟美国政策,把大陆 601 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一个月过去,大陆半导体产业该干嘛干嘛,所谓的 “扼杀” 连点水花也没溅起来。 面对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比亚迪总裁霸气回怼:“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2025 年比亚迪发布的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就搭载着自家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 这套系统能实现全程高速 0 接管,跑一千公里都不用人碰方向盘。背后是五千多名智驾工程师的日夜攻关,是从硬件设计到算法优化的全栈自研。这就是中国企业用行动给出的答案。 张忠谋大概忘了,技术壁垒从来不是永恒的。他嘴上说 “大陆再多钱也做不出高端芯片”,转头就不得不承认 “美国的禁令只会让中国找到反击方法”。这种矛盾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2018 当时大陆芯片自给率还只有 5% 到 10%,到 2025 年已经提升到 30% 以上。中芯国际正在测试的国产 DUV 光刻机,不仅能生产 28 纳米芯片,还能用多重曝光技术冲击 7 纳米制程。这些进展哪一个不是打在 “技术垄断” 论调上的耳光?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自己的商业账本。虽然台积电来自大陆的营收占比从 9% 降到了 7%,但大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嘴上说着要切断供应,身体却很诚实 —— 谁也不敢真把这么大的市场拱手让人。 张忠谋一边强调自己的美国身份,一边又舍不得放弃大陆客户带来的利润,这种左右摇摆的姿态,活脱脱是商业投机的典型写照。 要说技术封锁,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可不算轻。可越是围堵,中国企业的反击就越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砸下 3000 多亿,重点攻克光刻、材料这些 “卡脖子” 环节。 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技术不断突破,预计到 2027 年国产化率能从 10% 跃升到 40%。比亚迪自建整车智驾实验中心,2000 多人的研发团队硬生生啃下了智能驾驶芯片这块硬骨头。这些事实都在证明,没有什么技术是中国人学不会、造不出的。 张忠谋可能精通半导体工艺,但他未必懂中国这个市场的韧性。当年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反而催生出了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产业崛起。现在对中国的封锁,只会加速大陆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化。 中芯国际的 7nm 试产虽然良率还有提升空间,但已经让 “中国造不出高端芯片” 的说法不攻自破。比亚迪的 “天神之眼” 系统量产装车,更是给了那些唱衰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最滑稽的是这种 “吃饭砸锅” 的操作。台积电一边赚着大陆市场的钱,一边配合美国搞技术封锁。就像有人一边往你碗里扒饭,一边说要断你的粮,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王传福说得没错,芯片是人造的。既然是人能造出来的东西,就没有谁能永远垄断。中国每年 1500 亿美元的半导体投资,2.6% 的 GDP 研发投入,这些真金白银砸下去,总会开花结果。 现在再看张忠谋的 “束手无策” 论,已经成了行业笑谈。大陆企业不仅没被卡住脖子,反而在自动驾驶、AI 芯片等领域多点开花。 中芯国际的国产光刻机测试成功,比亚迪的自研芯片装车落地,这些进展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技术垄断的神话终将破灭。 中国从来不怕挑战。你越是封锁,我们越要自主创新。张忠谋或许可以抱着 “美国人” 的身份优越感,但市场不会说谎,技术突破不会停步。当国产 DUV 光刻机大规模量产,当大陆芯片自给率持续提升,所谓的 “技术霸权” 不过是过眼云烟。 王传福那句 “芯片是人造的”,道破了所有玄机。再厉害的技术也是人搞出来的,没有谁能永远站在神坛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或许会慢一点,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张忠谋的嚣张言论,终将被不断突破的技术成果彻底淹没。毕竟,在绝对的努力和投入面前,任何傲慢与偏见都不堪一击。

0 阅读:326

评论列表

壹骑绝尘

壹骑绝尘

2
2025-09-19 20:52

打到台湾去,收拾这条老狗。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