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光刻机一旦突破,发展就会不可阻挡。   最近这段时间,半导体圈子里都在传一个

文史资鉴堂 2025-09-19 18:00:23

国产光刻机一旦突破,发展就会不可阻挡。   最近这段时间,半导体圈子里都在传一个大消息 ——2025 年三季度,华为东莞工厂里那台国产 LDP 光刻机已经开始试生产了。   这事儿要是放在几年前简直不敢想,但现在再看看另一边,那些靠着 ASML 设备的厂子正犯愁呢。因为美国和荷兰那边又加码限制了,ASML 连维护都不敢来做,好多机器再坏下去可能就得停摆。   这一前一后的对比,其实就是咱们国产光刻机突破的真实写照 —— 这哪是简单的技术进步,根本就是被逼出来的生路,而且现在看来,这条路算是走通了。   要说以前用 ASML 的光刻机,那真是看着光鲜,实则处处受制。就拿中芯国际来说,前两年有次设备出了点小问题,按说就是调个参数的事儿,但因为涉及到美国技术,ASML 工程师得层层申请,硬生生拖了两周才来人。   这两周里生产线停着,每天损失都是按百万算的。更麻烦的是提升良率,合格芯片的比例上不去,成本就下不来。   以前想调整工艺,得先跟 ASML 的技术团队视频会议,人家那边有时差不说,关键参数还藏着掖着,怕咱们学走。就像有工程师说的,人家给的操作手册厚得能当枕头,但真正有用的就那么几页。   现在不一样了,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 DUV 光刻机已经能量产了,车间里跑的都是咱们自己的设备。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全球半导体生产里,DUV 光刻机的销量占比高达 60%,大部分芯片,像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这些,用 28 纳米工艺就够了。   最实在的变化就是响应速度,设备有问题,工程师当天就能到现场,调参数不用跨国开会,车间里当场就能改。路维光电最近刚突破的 14 纳米掩膜版技术,就是靠着和国产光刻机厂商一起调试,把图形精度一点点磨出来的,现在已经能给华天科技这些大厂供货了。   以前用进口设备时,掩膜版稍微有点偏差就整批报废,现在本土团队一起攻关,良率不知不觉就提上去了。更关键的是咱们在 EUV 光刻机上的突破,华为和中芯国际搞的 LDP 技术,完全绕开了 ASML 的专利壁垒。   ASML 的 EUV 用的是激光等离子体光源,设备贵不说,核心部件还被卡脖子。   咱们这个 LDP 技术,用的是放电等离子体,简单说就是用电极电离锡蒸气产生 13.5 纳米的极紫外光,别人卡激光源,咱们就换个思路搞放电,照样能出活儿。   有台积电的专家都说,这路子比 ASML 的效率还高。这可不是凭空瞎搞,上海光机所在极紫外光源上早就有突破,用固体光源绕开了二氧化碳激光的限制,这些都为 LDP 技术打下了基础。   美国那边其实早就慌了,不然也不会逼着荷兰限制 ASML 给中国做维护。他们怕的就是咱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前咱们买设备只能当 “租客”,核心技术攥在别人手里,现在从光刻机到掩膜版,再到光刻胶,本土企业都能供货了。   路维光电引进的 40 纳米电子束光刻机已经投产,90 纳米以上的掩膜版开始送样验证,明年就要试生产 40 纳米的产品。这些配套技术跟上了,国产光刻机才能真正好用。 可能有人觉得,28 纳米离最先进的 3 纳米还差得远,但懂行的都知道,半导体产业不是只有高端制程。   咱们每年消耗的芯片里,七成以上都是成熟制程,手机充电器、智能家电这些日常用品,用 28 纳米工艺做的芯片就够用了。   而且有了自主设备,咱们就能大胆试新工艺,不像以前用进口设备时,怕弄坏了赔不起,连小改动都不敢做。现在车间里的师傅们敢尝试新的曝光参数,良率就是这么一点点试出来的。   当然了,EUV 光刻机大规模量产还得等 2026 年,但现在这步已经迈出去了。   从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量产,到 LDP 技术试生产,再到路维光电的掩膜版突破,这不是某一个环节的进步,而是整个产业链在发力。   以前咱们买 ASML 的设备,不仅贵,还得看别人脸色,现在国产设备成本能降三成以上,关键是供应链捏在自己手里,不怕谁再搞断供。 看着华为工厂里那台嗡嗡运转的国产光刻机,再想想那些因为缺维护而停摆的进口设备,就能明白为什么说国产光刻机突破后发展不可阻挡。   这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率提升,是良率一点点涨上去的底气,更是整个半导体产业不用再看别人脸色的硬气。接下来不用太久,等 LDP 光刻机大规模量产,咱们的芯片厂良率追上台积电不是梦,到那时候,谁还敢说咱们造不出好芯片?    

0 阅读:1132

评论列表

灌篮高手

灌篮高手

1
2025-09-19 23:12

买不到就抢,抢不到就把工厂炸了,谁都买不到,大家水平一样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