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两位地下工作者假戏真做结为夫妻。然而,婚后妻子却不幸牺牲,丈夫决定终

景铄看科技 2025-09-18 17:43:59

1938年,两位地下工作者假戏真做结为夫妻。然而,婚后妻子却不幸牺牲,丈夫决定终身不娶。可是,7年后妻子,竟突然出现在眼前……   故事的主人公是王士光和王新,他们的人生轨迹因革命需要而交汇,又因战争年代的阴差阳错而分离,最终在命运的眷顾下重逢。   王士光原本名叫王光杰,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是一位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天才。   王新原名王兰芬,来自天津一个进步家庭,年轻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情报联络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寇铁蹄践踏华北,中共地下组织需要在天津建立秘密电台,以便与上级保持联系,于是党组织安排王士光和王新假扮夫妻,在天津英租界的一座小楼里建立了地下电台。   起初,两人只是革命同志关系,分别住在房间的两张单人床上,中间甚至用桌子和椅子隔开,戏称为“以黄河为界”。   王士光白天去电料行做技师,既能掩护身份,又能获取无线电零件,王新则在家中操持家务,偶尔在阳台上跳绳或放置竹竿作为安全信号。   他们的工作环境十分危险,电台设备伪装成普通收音机,但在夜深人静时,王士光会小心翼翼地将天线伸出窗外,收发电报,三伏天里,为了不让敌人察觉,他们紧闭门窗,用绒布包裹发报机的电键,以减少声响。   在这样紧张而艰险的环境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遇到危险情况时,两人都想着牺牲自己保护对方,这份生死与共的情谊让他们的感情进一步升华,1938年12月26日,经党组织批准,他们从假夫妻变成了真夫妻。   然而,革命夫妻的生活总是聚少离多,1940年,因工作任务变化,两人被迫分离,王士光被调往山西武乡八路军前方总部,负责无线电通信工作,王新则前往东北执行任务。   战争年代的通信极其困难,加上敌人的封锁和误导,两人很快失去了联系,更不幸的是,他们都听到了对方牺牲的误传消息。   王士光信以为真,悲痛万分,但他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尽管身边有人劝他再婚,但他始终拒绝,决心终身不娶,以纪念他心中的王新。   王新同样以为王士光已经牺牲,但她也没有放弃革命工作,她在东北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抚养他们的孩子,并始终没有再婚。   这样的分离长达七年,直到1947年,王新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篇关于“人民电机工程师”王士光的报道,才知道丈夫还活着,而且在太行解放区工作。   她立刻想方设法穿过层层封锁,千里迢迢从东北赶到太行山区的涉县,最终与王士光重逢,见面的那一刻,两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七年的思念和等待化为了幸福的泪水。   新中国成立后,王士光继续在电子工业领域贡献才华,王新则在北京邮电设计院工作,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他们相伴走过了余生,王士光于2003年去世,王新也在2010年离世。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