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演员,当总统像个笑话。但2019年大选,我、我爸妈还有亲戚朋友都投了他,总共73%的乌克兰人选了他,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前总统波罗申科太失望了。” 2019年乌克兰大选中,泽连斯基能以73%的高得票率当选总统,根本原因是乌克兰民众对前总统波罗申科的执政彻底失望。这种失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过去五年里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象一下,2019年的基辅市民在寒冷的秋日里,既要忍受没有热水的尴尬,又要面对突然断电的窘迫。原本每年只停供两三周热水的惯例,在波罗申科任期内变成了从8月到10月的漫长等待,60%的居民楼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人们不得不抢购电热水器,结果却因为电网负荷过高导致路灯都被强制熄灭,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成了奢望。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位被称为"巧克力大王"的总统波罗申科,据说,他在任期间从国家电力公司就卷走了7到8亿美元,更别提总共被指卷走的80亿美元了。 当普通民众连洗澡水都快用不起的时候,政客的钱包却在悄悄鼓起来,这样的对比足以让任何人感到心寒。 经济上的困境更是让民众喘不过气来。波罗申科曾宣称乌克兰经济连续13个季度实现正增长,2018年增速达到3.4%,创下七年新高。但这些漂亮的数据到了普通民众那里,就变成了"拿着北京保安的工资,过着北欧物价的日子"。 2019年乌克兰人均GDP在欧洲垫底,只有2963美元,排在菲律宾和老挝之间。首都基辅的平均月薪换算成人民币只有1200到1900元,而格里夫纳对美元的汇率一路下跌,进口商品价格飞涨,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瘪。 最讽刺的是,国家反贪局官员的平均月薪高达1.7万元人民币,比总统工资还高三倍多,仿佛反腐成了最赚钱的行当。当经济增长的果实只流向少数人,这样的增长对普通人来说毫无意义。 透明国际的报告显示,乌克兰长期稳居欧洲最腐败国家之列,2014年在175个国家中排名第142位。更荒唐的是,国家央行的黄金储备从18亿美元神秘地缩水到1.2亿美元,后来发现地下室里存放的所谓"黄金条"竟然是涂成金色的铅条。军费也成了某些人的摇钱树,2014年有4.5亿美元的军队资金不翼而飞,刚好相当于美国当年援助乌克兰的金额。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源公司布瑞斯马能轻松拿到35张生产许可证,年营收达4亿美元,而普通人想做点小生意却要面对层层盘剥。当腐败从个别现象变成系统性问题,民众对整个政治体系的信任也就崩塌了。 东部的顿巴斯冲突更是成了波罗申科政府无法愈合的伤口。从2014年爆发到2019年,这场冲突已经造成3300多名平民死亡,7000多人受伤。虽然2019年平民伤亡人数降到了19死128伤,是历年最低,但这五年里,停火协议签了又破,和平承诺说了又忘,前线士兵在寒夜里缺衣少食,后方却传来总统在海外购置豪宅的消息。 波罗申科当选时承诺要结束战争,可到了2019年,枪声依然没有停歇。当国家的年轻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政客们却在利用战争牟利,这样的政府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这个喜剧演员才获得了机会。他在电视剧《人民公仆》里扮演的中学老师意外当上总统,打击腐败、实现公平,这个剧情恰好击中了民众的痛点。现实中他的竞选口号简单直接:"反腐"、"和平",没有复杂的政治纲领,却说出了老百姓最想听的话。 2019年的选举结果其实是民众用选票写下的抗议书。73%的得票率不是因为泽连斯基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波罗申科们的执政太糟糕。 当一个国家的总统被指卷走80亿美元,而老百姓连热水都用不上;当官员们在反腐部门拿着最高工资,而前线士兵却在寒夜里缺少装备;当经济数据一片向好,而普通人的工资连糊口都困难,这样的政府注定会被抛弃。 乌克兰民众不是不知道选一个喜剧演员当总统可能不靠谱,但在"巧克力总统"和"演员总统"之间,他们只能选择那个看起来不那么糟糕的选项。毕竟,当所有正经选项都成了笑话,选个笑话当总统反而成了最理性的选择。
乌克兰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