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罚7500欧元强制捐赠,中国面包店为何宁扔不折价?   2025年9月16日

重楼读世界 2025-09-18 13:42:36

法国罚7500欧元强制捐赠,中国面包店为何宁扔不折价?   2025年9月16日,上海万象城一家网红面包店的监控画面在网上炸开了锅。有网友拍下店员正把一筐筐还带着麦香的面包往黑垃圾袋里塞,这些面包的赏味期还有两天,却连打折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质疑,店员只淡淡说了句:“规定就是当天销毁,打折影响牌子调性。”这一幕让不少人看着心疼,要知道,咱们国家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的食物,堆起来能让上亿人吃一整年。   同样是处理未售食品,法国2016年就立法规定法国超市如果不把临期食品捐出去,最高要罚7500欧元,为啥咱们的面包店宁愿扔了也不便宜卖?   要解开这个疑问,得先看看烘焙行业的特殊之处。和工业化生产的包装食品不同,现烤面包依赖手工制作,发酵时间、面团分量都靠师傅经验把控,很难像饮料、零食那样精准计算销量。   广元市2024年做过一次食品浪费抽样调查,发现小型餐饮的浪费问题比大型餐饮更突出,人均要多浪费6.5克。   这说明小店在生产计划上更容易出偏差,而网红面包店为了维持“现烤现卖”的招牌,往往会多备料,当天卖不完就只能销毁。   有烘焙师私下透露,他们店里每天要扔掉近三分之一的产品,不是不想打折,而是怕老顾客觉得“原价买亏了”,久而久之影响正常销售。   这种“宁扔不折价”的背后,其实藏着供应链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现烤面包的保质期短,从发酵到出炉全程依赖人工,不像预包装食品能通过流水线精准控量。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检查这家涉事面包店时发现,他们既没有销售数据追踪系统,也没有根据客流调整生产的机制,全靠店长经验备货。   反观盒马超市这两年推出的“日日鲜”面包,通过大数据分析销量规律,把每天的损耗率从行业平均的15%降到了6%。   这说明只要用对方法,浪费完全可以减少,关键在于商家愿不愿意投入精力优化流程,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扔了之。   国内其实已经有地方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广元市2024年就推出了一套反食品浪费的组合拳,他们组织专人对全市餐饮商家做了抽样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餐饮浪费情况大不一样。   大型餐饮人均浪费36.8克,小型餐饮反而达到43.3克,宴会的浪费量更是高得离谱。   针对这些问题,当地给机关食堂立下了规矩,要求每天记录剩余饭菜量,对浪费严重的单位进行整改。   现在广元市级机关食堂的“光盘”率比去年提高了不少,不合格的食堂经过复审全都整改到位了。这种精准施策的思路,比单纯喊口号有用多了。   但政策落地到市场层面,还会遇到不少现实阻力。上海那家面包店的店长在接受约谈时吐苦水,说他们不是没想过捐赠,可之前试过一次把临期面包送给社区养老院,结果有老人吃了之后肠胃不适,家属闹到店里要求赔偿。   这件事让他们心有余悸,毕竟《食品安全法》摆在那里,商家对食品质量要终身负责,可捐赠过程中的储存、运输环节一旦出问题,责任很难界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家宁愿选择销毁,哪怕明知浪费也要规避风险。   消费者的认知误区也在悄悄助长浪费。不少人看到“临期”两个字就下意识觉得不新鲜,甚至不安全。   其实面包的赏味期只是最佳食用时间,不是安全临界点。广元市在宣传中就发现,很多人参加宴会时特别爱点一大桌菜,觉得剩菜多才够面子,结果造成大量浪费。   这种“好面子”的消费心理,和网红面包店追求“高格调”的经营思路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把形式看得比实际需求更重要。   星巴克这两年和慈善机构合作,把门店临期面包送给社区食堂,刚开始也有居民不放心,后来看到面包新鲜才慢慢接受,这说明消费者的观念是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改变的。   现在越来越多地方开始借鉴广元的经验,从细节处着手减少浪费。比如要求餐饮商家根据人数推荐菜品,在显眼位置张贴“光盘”提示,这些做法看似微小,坚持下来效果却很明显。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这次也给涉事面包店提了建议,让他们试试分时段打折,下午五点后把当天面包降价处理,既不影响品牌形象,又能减少浪费。   其实消费者对这种做法并不反感,不少网友在评论里说,宁愿买打折的临期面包,也不想看到好好的食物被扔掉。   法国用罚款强制捐赠的做法确实有效果,但咱们国内也在走出自己的路子。从广元的精准监管到企业的技术优化,再到消费者观念的转变,解决食品浪费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发力。   网红面包店与其纠结“调性”问题,不如想想怎么把好东西用在刀刃上。毕竟对消费者来说,真正的“格调”不是看面包是否当天出炉,而是看商家有没有社会责任感。   你会购买临期折扣食品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上海网红面包店营业结束后把卖不完的高价面包一筐筐倒掉 网友心痛:为什么不打折? 2025-09-16 15:16·闪电新闻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重楼读世界

重楼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