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两位英国少女用“掀起短裙露出内裤”的方式,来迎接刚刚在马岛战争中胜利凯旋的英国航母舰队。女孩儿的内裤上写着“Invincible”的字样,意为“无敌”。 “嘿,你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要特意精心打扮一番,迎接我们国家的英雄,你最好穿上那条裙子,那是你最拿得出手的衣服!” 一位英国女孩儿,大概也就15—6岁的模样,眼睛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另外一位英国女孩儿则显得有些惊慌,她心中有些忐忑和紧张,因为她们要在迎接那些英勇战士时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 掀起短裙,露出内裤,而内裤上那清晰的词汇,便是她们对从战争中归来的英雄们表达出的最崇高的敬意。 那么,这两位女孩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当时英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事情还要从撒切尔夫人上台三年发生的一场战争说起…… 撒切尔夫人刚上台的时候,国内对她的支持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高,仅有40%,而马岛战争,成为了撒切尔夫人打的一场最漂亮的翻身仗! 彼时的阿根廷政府内部乱成了一锅粥,经济如同泡沫一般彻底“崩盘”,民众迫于生活拮据不得不进行大规模游行抗议,国家还有高额的外债,阿根廷政府瑟瑟发抖,可这个时候,却选择剑走偏锋。 阿根廷政府决定用“民族主权”来吸引众人视线,将国内群众的愤怒进行转移,而关于马岛主权问题,一直是阿根廷与英国心中的一根刺,每每想起来,就会刺痛一下。 阿根廷的想法也很“奇妙”,毕竟距离英国较远,若是发生冲突,英国的反应也不会那么激烈,而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彼时,撒切尔夫人刚上台掌权不久,她迫切需要做出什么功绩,来奠定自己在英国政坛上的地位,而她本人也是做事果决果断,雷厉风行。 面对阿根廷的“祸水东引”,撒切尔夫人根本没有妥协,而是选择直面硬刚,从政坛的低谷中抓住机会,直接就调动了英国的资源,集结远洋舰队,瞄准南大西洋就冲过去了。 马岛战争虽然不算是一场恶战,但两国的损失都不小,英国255名士兵阵亡,几艘主力舰也沉没在了南大西洋。 而阿根廷的情况更是惨烈,649名士兵阵亡,军政府更是直接垮台,国内政坛更是动荡不安,说好的“民族主权”,被发现都是转移压力的幌子,而普通群众则成为了炮灰。 英国虽然是险胜,但到底是取得了胜利,尤其是给了向来喜欢挑衅的阿根廷一次重创,再加上英国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国内群众需要一场胜利,重新振奋人心。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也是刚刚遭遇了重创,刚刚从“冬日的寒冷”中挣扎出来,但国内经济情况十分不乐观,失业率更是飙升,很多群众无家可归,工人罢工成为了家常便饭。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英国取得的小小胜利,或许是改变当时现状的唯一“捷径”,这不仅对撒切尔夫人有利,也是让英国群众找回民族自信的关键。 战争结束当天,英国舰队存活的士兵满脸疲惫,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同伴们支离破碎的身体,让他们胆战心惊,也陷入了巨大的悲伤,全然没有一点胜利的喜悦。 但岸上的英国普通群众却振臂高呼,挥舞着英国的国旗,他们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发自内心的喜悦,迎接那些打了胜仗的战士们。 其中两名少女的行为更加突出,她们二人本就站在十分显眼的位置,而她们接下来的举动更是令众人大吃一惊。 只见两名少女一脸激动,掀开自己的短裙,露出健康的双腿,而她们暴露在外的内裤上,却赫然写着“Invinible”的字样,翻译出来便是“无敌”的意思。 两名少女,用这种特殊且独特的方式,庆祝着马岛战争的胜利,虽然她们没有亲眼见证战争的残酷,与血淋淋的先是,但她们对英勇而战,平安归来的士兵,却心怀着最崇高的敬意。 这一幕被永远定格下来,虽然那个时代,信息发展还极为落后,可那张照片还是传遍了大街小巷,传到了国际社会上,引起了众人的议论。 有人说两名少女的举动是对战争的亵渎和不尊重,也有人认为,这一举动符合英国的“英氏”庆祝,对此,你们怎么看?
1982年,两位英国少女用“掀起短裙露出内裤”的方式,来迎接刚刚在马岛战争中胜利
碑刻春秋
2025-09-17 15:21:59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