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年,71岁的朱升,向朱元璋辞行:“陛下,老臣要回家祭祖。”朱元璋欣

海边观潮客 2025-09-14 00:43:17

1369 年,71 岁的朱升,向朱元璋辞行:“陛下,老臣要回家祭祖。” 朱元璋欣然同意,并赏了他一块免死金牌,然而,朱升一出城门,立即调转方向,逃离了京城。​ 朱升,字仲和,徽州休宁人,生于 1299 年,至明洪武年间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 早年他淡泊功名,以讲学授徒为业,博学多识,尤长于经世之道。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并未贸然投身乱局,而是观察局势,静待时机。​ 朱升刚出京城城门,就赶紧让随从把马车的方向转了个弯,连老家休宁的方向都没沾。随从还纳闷,问他不回去祭祖了吗?老人捋着胡子叹口气,手里攥着那块免死金牌,指腹蹭着上面的字:“傻孩子,这牌儿是皇帝给的,可皇帝的心思比天上的云变得还快,真要留着,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催命符。” 他哪是要祭祖,从提辞行那天起,就没打算再回这京城。​ 当初朱元璋还没成事的时候,朱升给过他一句最关键的话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这九个字,帮朱元璋稳扎稳打,一步步从群雄里拼出了天下。可朱升跟着朱元璋这么多年,太了解这人了:打天下的时候能听进去劝,待功臣也客气,可一旦坐上龙椅,眼里就容不下可能 “碍眼” 的人了。那些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将军、谋士,看着风光,其实都踩在刀尖上,朱升七十多岁了,可不想晚节不保。​ 他早年不掺和元末的乱局,等看清朱元璋是块能成事的料才出山,现在天下定了,他也到了该走的时候。要是贪恋京城的荣华,或者真以为一块免死金牌能保平安,那才是糊涂。后来的事儿也真应了他的心思 —— 没过多少年,朱元璋就开始处置那些开国功臣,有的被安了罪名,有的连家人都受了牵连,曾经的恩宠说没就没。​ 朱升最后躲到了徽州的山里,接着讲学,过着安稳日子,直到去世。他不是胆小,是太懂 “功成身退” 的道理,也看透了帝王家的薄情 —— 所谓的免死金牌,从来护不住看透帝王心思的人,只有及时抽身,才能保住一条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