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气了,石破茂刚宣布下台,中国出手收拾了这个“归化日议员”。   2025年9月

波览历史 2025-09-09 10:43:50

解气了,石破茂刚宣布下台,中国出手收拾了这个“归化日议员”。   2025年9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份针对日本参议员石平的反制决定,这份决定就像一记精准的直拳,重重打在了这位以反华言论博取眼球的政客脸上。   而这一天,距离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职仅仅过去不到24小时,中方此时出手,绝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   石破茂的下台,被广泛解读为日本政治内斗和经济社会困境下的必然结果。他的辞职理由听起来是为了避免执政的自民党出现分裂,显得冠冕堂皇。   但深入了解便能发现,其背后是自民党在去年10月众议院选举和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中的连续失利,导致执政联盟在国会参众两院均不占多数,这在自民党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这种“双少数”局面使得石破茂政府的立法议程几乎陷入停滞,加之日本通胀高企,普通民众连大米都快吃不起,党内压力最终让他不得不选择离开。   然而,石破茂辞职的风波尚未平息,中国的外交重拳便已挥出,目标直指日本参议员石平。石平何许人也?   此人1962年生于中国四川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赴日留学,后于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若他只是寻常归化人士,或许不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   但石平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利用自己“前中国人”和所谓“中国问题专家”的身份,长期在日本媒体上散布涉台、涉疆、涉藏、涉港、钓鱼岛以及历史问题等方面的极端谬论。   甚至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其言行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和对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严重损害。   中方的反制措施具体且严厉:冻结石平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动产、不动产及其他各类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任何交易、合作等活动。   对其本人及直系亲属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包括香港、澳门)。这些措施自2025年9月8日起施行。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指出,这是他印象中中国政府首次对日本国会议员实施制裁,此举释放了多重信号。   它表明中国正在更加制度化、法治化地运用《反外国制裁法》等工具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化反应,而是有法可依、有力有节的坚决回击。   选择在石破茂辞职次日宣布对石平的制裁,中方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石破茂执政期间,中日关系虽未大幅改善,但相对可控。   其继任者,无论是被视为右翼保守代表的高市早苗,还是年轻激进的小泉进次郎,都可能在对华政策上展现出更强硬的姿态。中方在此权力真空、政策未定的敏感时刻出手,意在“敲山震虎”。   这是向日本政坛,特别是那些试图通过打“反华牌”攫取政治资本的势力发出明确警告:任何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玩火的行为,都将面临中方坚决、迅速且有力的反制。   石平,恰好成了这样一个反面典型。   石平这类“归化政客”在日本政治生态中扮演了一种特殊而可悲的角色。他们往往需要通过比本土政客更为激进、更富挑衅性的言论来证明自己的“忠诚”,换取政治生存空间和关注度。   石平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竟公开反对日本对四川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其言论之冷血,令人震惊。   他否认南京大屠杀,鼓吹日本应突破和平宪法甚至研发核武器,这些言论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威胁。   然而即便他如此卖力表演,在日本社会内部,对其的质疑和鄙视也长期存在,不少日本人仍视其为“外人”,甚至怀疑其动机。   中方的制裁,无疑使其在日本国内的政治处境更加尴尬,其利用价值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中国民众对石平之流的愤怒,源于其“数典忘祖”的本质。正如网友所言,一个连自己根之所在都要肆意践踏的人,其言论有何可信度?其人格又有何尊严可言?   中方此次制裁,在一定程度上也顺应了民意,表达了公众对这类背叛国家民族、煽动对立仇恨行为的强烈谴责。   纵观此次事件,从石破茂黯然下台,到中国迅疾制裁石平,这不仅仅是两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东亚地缘政治复杂博弈的一个缩影。   日本政治的持续动荡,反映了其国内经济复苏乏力、社会矛盾深化以及外交战略迷茫的困境。而中国果断、精准的反制,则清晰展现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战略定力和坚决态度。   未来的中日关系,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日本可能出现更强硬领导层的背景下。   但中方的红线已然划下,信号已经再明确不过: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21世纪的“新汉奸” 终于被制裁了 2025-09-09 00:56·看看新闻

0 阅读:0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