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钱学森,那些划时代的真知灼见 】
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世人皆知,我们今天要读是那些散落于钱学森谈话中的超越时代的超前设想。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已经逐步向汽车时代迈进,西方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百年,中国与之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但是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萌芽期,中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
钱学森随即致信给党中央,在信中,钱学森重申了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建议,即绕过汽油和柴油汽车,直接研制新能源汽车。
限于当时的技术瓶颈没有解决,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展起来。
10年之后,中国重新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级重大科技课题。
再过10年,特斯拉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风口来中国了。
再过10年,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
90年,钱学森将虚拟技术命名为“灵境”,多么富有中国古典诗意浪漫色彩的命名。
所谓“灵境”就是今天的元宇宙,这是30多年前的设想。
钱学森在给学生汪成为的信中提出人机从“结合”到“融合”两个发展阶段,并预言“这真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大革命”。
回过头来,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钱学森会提出这些超前设想?
当我们今天重新去读钱学森讲谈录,你会发现钱学森一直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去思考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联系,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跨界”。
跨界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束缚,将不同领域进行广泛联系,开启无限创新可能。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战略思想家,用深厚的科学思想提出超越时代,可实现的伟大设想。
重读钱学森,对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埋头走好脚下的路,更要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奏出创造力的最强音。
(来源: 乘风好去看山河 原创: 乘风好去看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