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出席9.3阅兵式,印度出来给回应了!9月2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称,刚刚结束访日行程后立即访华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莫迪总理不会出席阅兵式,并已经于9月1日结束访华回国,而中方发布的参加该大会及阅兵式的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里也没有莫迪。[凝视] 印度总理莫迪刚刚结束中国之行,但他的选择却让人意外,参加完上合峰会后,却没有留下来观看9月3日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提前回国了。 这一举动瞬间引发热议,要知道,从时间安排来看,莫迪完全可以顺便留下观礼,但他偏偏选择了离开。 莫迪在访华前刚刚结束了对日本的访问,在东京期间,日本首相石破茂给了他超高规格的接待,两国签署了价值68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涉及半导体、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 印度媒体透露,莫迪政府给出的理由很直接:不愿伤害日本感情。这个理由看似简单,但背后的考量其实很复杂。 从经济角度看,日本这次对印度的投资承诺确实诱人,在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高关税的背景下,印度急需寻找新的经济伙伴,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对印度的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 但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在于印度的外交平衡术,作为“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印度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关系密切,同时,它又是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的重要成员,需要与中俄保持合作。 这种“多边下注”的策略,让印度在大国博弈中获得了更多回旋空间,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不同阵营间保持平衡,避免得罪任何一方。 从印度国内政治来看,莫迪的选择也不难理解,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印度国内反华情绪有所升温,如果莫迪出现在中国的阅兵式上,很可能被国内反对派攻击为“对华软弱”。 巴基斯坦领导人确认出席了阅兵式,考虑到印巴之间的紧张关系,莫迪与巴基斯坦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同框”,确实会让外交场面变得尴尬。 印度在二战中的角色相对复杂,当时作为英国殖民地,部分反殖民力量曾与日本合作,这让印度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场合中处境微妙。 从数据来看,中印经济关系确实重要,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84亿美元,中国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经济依存关系,让印度无法完全疏远中国。 但印度的野心也很明显,它希望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甚至在某些领域替代中国,这种竞争关系,让两国关系增加了结构性矛盾。 莫迪在访日期间却公开表示:“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至关重要。”这句话是在日本土地上说的,显然带有特殊含义,既是对中国的示好,也是对日本的提醒。 日本方面对中国的阅兵式也很敏感,据报道,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多国不要参加此次活动,担心中国主导的历史认识在国际社会扩大影响。 从全球视角看,最终有61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代表参加了阅兵大会,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个数字说明,多数国家还是选择了参与。 莫迪的缺席,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印度外交的特点:既不想完全倒向任何一方,又希望从各方获得最大利益,这种策略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也面临挑战。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各大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骑墙”的空间正在缩小,印度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对于中印关系而言,莫迪虽然缺席了阅兵,但在天津峰会期间与中方的会谈被认为是积极的,双方都表达了改善关系的意愿,这为未来合作留下了空间。 关键在于,印度能否将积极表态转化为具体行动,在边境问题、经贸合作、地区安全等议题上,两国仍需要更多实质性进展。 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选择越来越重要,它们不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有着自主判断和战略考量的重要力量。 你觉得印度这种“多边下注”的外交策略能走多远?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小国家应该如何在大国间寻求平衡?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 商丘新闻网--特朗普破防了?刚刚,莫迪正式宣布访华,但9・3 阅兵坚决不参加
对于不出席9.3阅兵式,印度出来给回应了!9月2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称,刚刚结
优优谈过去
2025-09-06 10:40: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