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年,唐朝宰相王铎携带家眷三百多人告老还乡,途中被土匪劫杀无一生还。而幕后的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9-05 22:35:26

884年,唐朝宰相王铎携带家眷三百多人告老还乡,途中被土匪劫杀无一生还。而幕后的黑手,竟是一个著名的天才诗人。 这位诗人,名叫李山甫。在那个藩镇林立的年代,他既无显赫军功,也非出身名门,但他有一件武器,比刀剑更致命,那便是他因嫉妒而生的智谋。 唐末,天下大乱,李山甫最初的梦想,是在科举场上博取功名。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腔热血,最终只换来对朝中权贵们的满腹怨恨。 后来,他辗转投靠了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做了一名幕僚。 公元884年,黄巢起义被平定,前宰相王铎被解除了兵权,改任义昌节度使。他从都城出发,踏上了赴任之路。 但王铎的车队,却看不出丝毫乱世的谨慎。他排场极大,金银财宝装满了几十大车,三百多名家眷侍妾,个个“服御鲜华”,仪仗之盛,如同太平盛世。 他似乎忘了,在这片土地上,最危险的,就是财富与权位的炫耀。 这支招摇的队伍,就这样进入了魏博的地盘。李山甫看在眼里,怒火中烧。 他看清了王铎的虚弱——一个没有兵权、只剩空架子的前宰相,就是一只待宰的肥羊。 李山甫找到了节度使的儿子乐从训。此人是当地有名的无赖,贪婪且胆大妄为。李山甫决定,就用乐从训这把“刀”,去杀他想杀的人。 他为乐从训分析道:“王铎如今不过是个失势的老臣,但他车里的财宝和美人,却足以让人眼红。此处是我们的地盘,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了他,谁能查到?就说是黄巢乱兵干的,朝廷又能奈我何?” “我听闻,‘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将军您眼前的,是一座会走路的金山。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若就此放过,岂不可惜?” 这番话,如同一颗火星,点燃了乐从训心中的贪欲。他本就是亡命之徒,哪里经得住这般挑唆?他看着李山甫,重重地点了点头。 当晚,乐从训便召集了数百名心腹,在漳南高鸡泊设下埋伏。 王铎的车队毫无防备地进入了包围圈。当数百名士兵如饿狼般扑出时,王铎的护卫瞬间溃散。 曾经位极人臣的宰相,此时连一丝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王铎及其家眷、随从三百余人,无论男女老幼,尽数被杀。乐从训劫掠了所有的财物和侍妾,一把火,将罪证烧了个干干净净。 李山甫,这位幕后的策划者,站在远处,冷眼旁观着这场由他亲手点燃的地狱之火。他以为自己算无遗策,报复了整个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后来的故事,却并未如他所愿。 王铎毕竟是朝廷大员,满门被灭的惨案终究是纸包不住火。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而乐从训分赃不均,手段残暴,很快就在魏博镇内部引爆了更大的祸乱。 不久,魏博镇发生兵变。愤怒的士兵们杀死了乐彦祯和乐从训父子。而那个自以为是的诗人李山甫,也被乱兵揪出,斩于刀下。 从他献上毒计,到他命丧黄泉,不过短短数月。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