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啥不用苏57?说白了,俄罗斯根本不敢用,因为韩国卡住了它的喉咙。别看苏-57是俄制的,但他们数量并不多,可以说是坏一架少一架,想造新的很难,这种看起来挺炫的战机,要是被打下来,那还不得哭晕。 从2020年交付第一架到现在,苏-57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架,还不如美国F-35一个月的产量。俄罗斯共青城飞机厂倒是想加班加点造,可生产线就跟生锈的老机器似的转不动,苏联解体后航空工业断了代,熟练工人跑的跑、退休的退休,现在连焊接隐身涂层的技术工人都凑不齐。 有俄媒爆料,厂里为了赶工,甚至把仓库里苏联时期的零件都翻了出来,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造出的飞机能靠谱吗?真要是在乌克兰上空被毒刺导弹打下来一架,不光是少了架战机,更得让俄罗斯军工的脸丢到全世界。 这看似“纯俄制”的战机,其实藏着不少“外援”的影子,现在这些外援全成了卡脖子的绳。就说战机上最关键的航电系统和传感器,里面用到的精密芯片、半导体元件,以前不少都得从韩国进口。 可自从韩国2024年加码对俄制裁,一口气把682项军民两用物品列进禁运清单,连无人机用的芯片都盯得死死的,苏-57的生产直接卡了壳。 俄罗斯自己的微电子工厂急得跳脚,试着用民用级芯片替代,结果战机雷达扫描范围缩水了三分之一,连乌克兰的无人机都锁不住。这种状态下别说实战,就是日常训练都得捏把汗。 有人说俄罗斯不是有核武器吗,怎么连个芯片都造不出来?这就得说说苏联留下的老病根了。当年他们重武器轻电子,觉得芯片不如导弹管用,结果到现在俄罗斯最先进的军用芯片,性能还比不上咱们手机里的骁龙处理器。 再看看乌克兰那边的防空网,西方送的NASAMS防空系统、IRIS-T导弹可不是吃素的。去年有架苏-35低空突防时被打下来,残骸照片里连导弹碎片都看得清清楚楚。苏-57虽然隐身性能好点,但真要深入乌克兰腹地,谁也不敢保证绝对安全。 这种情况下,把它藏在后方当个“威慑符号”,比扔到前线当靶子实在多了。毕竟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的是实力不是噱头,苏-57的尴尬处境,说到底还是俄罗斯航空工业这些年“原地踏步”的报应,想靠老本撑场面,终究是撑不长久的。
说句扎心的话,现在最盼着俄罗斯“散伙”的,可能不是别人,正是俄罗斯自己人。你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