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女子说在家都不敢开空调了,因为每月用电量接近2000度,一个月要交100

史面的楚歌 2025-09-01 08:25:35

河南,一女子说在家都不敢开空调了,因为每月用电量接近2000度,一个月要交1000多块,开始还以为她家是个大别墅,结果只是个普通的小三居。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女子月用电近2000度,称不敢开空调 “我家又不是大别墅,就一个不到100平米的小三居,这月电费竟要1000多!”张女士站在自家楼道里,手里捏着手机里的电费短信直叹气。 她掰着手指头算:“大功率电器就一个空调,白天基本不开,晚上就开两三个小时,咋就能用出1900多度电?这电费都够我买半车菜了!” 在小区凉亭里,几位老邻居围坐一起,七嘴八舌地吐槽。 一位头发花白的男业主掏出手机晃了晃:“我家就我和老伴儿,平时就一台老冰箱嗡嗡转,白天都没人用,可这月每天电费都要十几块!以前哪见过这阵仗?” 另一位拎着菜篮的阿姨接话:“可不是嘛,去年夏天最热那会儿,我家一个月才交五六百,现在用着小程序,电表转得比以前快多了!” 这事儿得从小区新推的交电费小程序说起。从前大家去电力公司营业厅缴费,电费按实际度数算,高峰期七八月也就几百块。 可自从物业统一用上这个小程序,每度电固定0.568元,不按阶梯涨价,电费就像坐了跷跷板,用的度数多了,钱自然掏得更多。 张女士翻出去年同期的电费单对比,同样的空调使用频率,同样的大功率电器,今年的度数硬是比去年多了小一半。 “我们不是不想交钱,就想弄明白这电到底咋用的!”张女士的疑问代表了不少业主的心声。 有人怀疑电表被调过,特意找人看了看,表走得倒挺正常;有人猜是有人在楼道里偷电,可家家户户都装了防盗门,想偷也没地儿下手机。 最让大伙儿想不通的是:“以前直接给国家电网交钱,现在中间多了物业,这钱到底咋算的?能不能还像以前那样,直接交到国家电网?” 面对业主的追问,物业王经理解释:“咱们小区是‘直供合表用户’,按规定由物业统一代收电费,每度0.568元是政府定价,账面上都是按电表读数来的。” 他指着公告栏里的电费明细说:“每家的度数都贴这儿了,要是觉得不准,物业可以配合联系电力公司校表。” 可这话并没让大伙儿安心——“校表要花钱不说,就算电表没问题,凭空多出来的度数到底去哪儿了?” 张女士蹲在楼下石凳上,看着手机里新收到的电费提醒,轻轻叹了口气。她想起上个月路过物业办公室,看见里面新装了台大空调; 地下车库的声控灯好像也比以前亮得久了;小区门口的快递柜,晚上一直闪着广告灯。 “这些地方的电,是不是都算到咱们家里了?”老邻居们凑在一起合计,可谁也说不清楚物业的电费账单到底咋算的。 其实像张女士这样的烦恼,在不少老小区都发生过。老人们不懂那些复杂的电费计算规则,只知道夏天要开空调,冬天要用电热毯,这些电器是过日子的刚需。 可当电费突然涨了一大截,大家想弄明白咋回事,却连该找谁问、该看啥单子都不清楚。就像张女士说的:“我们不是抠门,就想明明白白交电费,别让冤枉钱花得不明不白。” 现在小区业主群里还在讨论这事。有人打算联合几家一起申请校表,有人准备去社区问问情况,还有人琢磨着找电力公司咨询。 老人们坐在楼下石凳上,看着手机里的电费通知,轻轻叹气:“现在科技是方便了,可这方便要是没个准头,倒不如以前的老办法实在。” 不管咋说,张女士和邻居们的诉求很简单:想要一个清楚的电费账单,想知道每一度电到底用到哪儿了。 毕竟夏天要开空调,冬天要取暖,这些都是过日子的基本需求。要是连这点儿知情权都没有,那科技再方便,也让人心里不踏实。 这件事最终能否换来一个清晰的解释、一套更完善的系统,仍需要业主们的持续追问和相关方的正面回应。 但愿下一个炎夏来临之时,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清凉与安心,而非在疑虑中不舍得按下空调的开关键。

0 阅读:2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