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捅破窗户纸!英媒承认俄军攻势突破,乌军防线摇摇欲坠 这场战争打到今天,真相已

浅瞳 2025-08-31 19:07:31

终于捅破窗户纸!英媒承认俄军攻势突破,乌军防线摇摇欲坠 这场战争打到今天,真相已经遮不住了。过去三年,西方媒体拼命替乌克兰强撑门面,动不动就是“乌军大反攻”“俄罗斯精疲力竭”,可眼下局面谁都能看明白——乌军防线正在大面积崩塌。最有意思的是,连英国《金融时报》都开始改口,说俄军攻势突破,乌军陷入恐慌性退却。这话放在去年是想都不敢想的。 美国人最先撑不住了 最近白宫对外释放的信号很微妙,拜登团队对停火调停结果“不满”,甚至摆出一副谁都不满意的姿态。但细看用词,你会发现他们真正不满的是乌克兰和欧盟。 乌克兰的问题很简单:泽连斯基死活不同意“用土地换和平”。美国本来想着“割点地换喘息”,然后把欧洲军援责任往外推。结果基辅死扛,这下把美国的算盘打乱了。 欧盟那边更狠,反而鼓动继续支援乌军作战,仿佛还能再撑几年。但欧洲人是真能出钱出力吗?看看德国、法国内部的预算赤字和街头抗议就知道,他们是拿嘴打仗。 所以,美国早就不对泽连斯基抱希望了,乌军还能不能守住几条线,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重点,他们只考虑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 乌军的防线在一块块掉 战场上发生的事,比嘴硬要真实得多。过去一个月,乌克兰在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苏梅几个方向的防御体系接连崩塌。俄军采用的打法很明确: 仅在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和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两周时间就执行了大约700次空袭。别小看这数字,这意味着几乎每天有50次左右的大规模轰炸,基本上任何地面工事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俄军重点盯住T-0514战略公路,直接关系到克拉马托尔斯克的补给。同时封锁斯拉维扬斯克到哈尔科夫的线,逐步合围“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双子城。 这两座城市在顿涅茨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业、补给、水源都在这儿,失了就等于丢掉整个顿巴斯最后的屏障。 前线的真实情况:战壕空了 俄罗斯军事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在广播里说了一句大实话:乌军的战壕很多是空的。 什么意思?就是乌军已经没法维持完整防御线,只能把有限兵力退守几个关键据点。即便如此,很多据点也人手不足,有的干脆是摆设。 乌克兰内部人士向英媒承认,情况确实很糟糕。换句话说,现在的战场上并不存在什么“坚固防御”,更多是零星据点在苦苦支撑。只要俄军下令全面推进,这些空洞阵地很可能一夜之间被碾碎。 英媒的态度拐弯 重点来了,英国《金融时报》终于“说了实话”。他们报道中明确提到: 俄军攻势突破乌军前线,尤其在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方向进展迅速。 乌军即便识破俄军意图,也没有足够兵力组织有效防御和反击。 最让乌方恐慌的,是俄军已经开始跨入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 这几句话的信息量非常大。过去英美媒体怎么写?永远是“俄军付出惨重代价”“乌军坚守成功”。现在他们主动承认“突破”“恐慌”“节节败退”,说明战局已经坏到遮不住了。 俄军的战略意图:钝刀割肉 俄军没急着一口吃掉,而是采取“钝刀割肉”的打法。为什么?因为他们清楚,真要闪电战式的总攻,北约可能会直接介入。但如果持续保持压迫,让乌军每天流血、每天丢地,最后结果一样。 心理瓦解:乌军士兵天天在轰炸下苟延残喘,看不到希望,逃兵率自然上升。 补给耗尽:西方的军援越来越吃紧,美国国会卡预算,欧洲军火库见底,乌军缺炮弹已经是公开秘密。 谈判筹码:等到乌军再也守不住,西方只能逼着泽连斯基接受“割地停火”,俄罗斯就能以胜利者姿态坐到谈判桌上。 乌军的困境:硬撑还是妥协? 泽连斯基目前还在公开喊“绝不放弃领土”,但问题是,他的军队已经退到没退路。哪怕《金融时报》承认防线在崩溃,欧盟依旧口头上打气,可真正能派多少兵力、提供多少武器?乌克兰人自己心里清楚。 乌军能不能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守住,已经成了战争的“生死线”。一旦失守,顿涅茨克基本全境易手,乌克兰就丧失了东部工业地带,再打下去几乎没意义。 这场战争的走向,其实美国人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核心目标是消耗俄罗斯,不是保住乌克兰。只要俄军付出足够代价,他们就算任务完成。至于乌克兰丢多少地,对他们而言是次要问题。 而现在最耐人寻味的是,连英国媒体都不再替乌军洗白,说明西方舆论准备开始“下台阶”了。先是承认乌军防线有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变成“乌军尽力了”“需要政治解决”。 对俄罗斯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战场配合。用火力和时间把乌军拖垮,再用舆论逼迫西方妥协,最后实现“实地换和平”。 战争的真相,从来不是媒体口号,而是战场上的一寸一寸土地。乌克兰的防线正在一点点被撕开,俄军则用冷静而残酷的方式不断推进。等到“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双子城陷落,整个顿巴斯局势就会彻底改写。 到那时,恐怕不只是英国媒体,全世界都会不得不承认——这场战争的天平,已经倒向俄罗斯。

0 阅读:61
浅瞳

浅瞳

关注我,一起来关注娱乐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