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

小张的社会 2025-08-31 19:03:29

“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运安卡拉,生产线随即熄火;土耳其用这些资料拼出KAAN,首秀就拿到印尼、沙特大单,却闭口不谈当初说好的股权。   一架涂着土耳其国旗的 KAAN 隐身战机在伊斯坦布尔上空完成高难度机动时,巴基斯坦卡拉奇的 JF-17 生产线却已经积了三个月的灰尘。   很少有人知道,这款在巴黎航展上拿到印尼、沙特数十亿订单的土耳其新机,机身上每一处关键设计的原始数据,都来自两年前巴基斯坦用军用运输机分批空运到安卡拉的箱子里。   当时巴基斯坦为了推进 “联合研发”,不仅把 JF-17 的航电系统源代码、复合材料配方这些压箱底的技术资料全盘交出,还派了二十多名资深工程师驻场指导。   那段时间土耳其航空工业园区里,随处能看到巴基斯坦工程师拿着图纸跟当地技术人员讲解的场景,就连战机发动机适配的核心算法,都是巴方团队手把手教着调试的。   按照最初的约定,巴基斯坦能拿到 KAAN 项目 15% 的股权,未来量产机型的零部件供应也会优先考虑巴方企业,可现在这些承诺连提都没人提了。   更让巴基斯坦头疼的是,自家 JF-17 生产线因为核心技术人员被调去支援土耳其项目,加上关键技术资料都已移交,生产线从去年下半年就陷入停滞。   原本每月能下线 3 架的产能,现在三个月都凑不齐 1 架,连之前跟缅甸、尼日利亚签订的后续订单都没法按时交付。有当地媒体拍到,JF-17 生产车间里不少设备都盖着防尘布,只有零星几个工人在做简单的维护,曾经忙碌的生产线如今冷清得很。   反观土耳其,靠着从巴基斯坦拿到的技术资料,加上自己整合的西方零部件,KAAN 战机不仅顺利完成首飞,还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大放异彩。   印尼当场签订了 24 架的采购合同,沙特更是承诺先订购 48 架,后续还会考虑引进生产线,这几笔订单加起来直接让土耳其航空工业赚了近百亿美元。   可面对巴基斯坦方面关于股权和零部件供应的询问,土耳其方面要么以 “项目仍在测试阶段” 为由推脱,要么就干脆避而不谈,当初合作时的热情早已不见踪影。   其实在国际军贸合作中,技术自主才是最根本的保障。就像我国在战机研发领域,从歼 - 10 到歼 - 20,每一步都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不仅能自主掌控生产线的节奏,还能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配置。   如今我国的 “枭龙” 战机(与 JF-17 有技术渊源)在国际市场上稳步推进,既保证了技术安全,也为合作方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支持,这背后正是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在支撑。   现在巴基斯坦的 JF-17 生产线还在停滞中,而土耳其的 KAAN 战机却在国际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当初说好的合作共赢没能实现,反而让巴基斯坦陷入了被动。   那么大家觉得,巴基斯坦接下来该如何解决生产线停滞的问题?在国际技术合作中,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呢?  

0 阅读:57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