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战斗英雄杜海山被推上法庭被告席,妻子含泪控诉:"每月72块钱的工资,他只往家里寄6块,剩下的66块都给了谁?"法官正欲追问,杜海山突然沉声道:"我还得养活另外11个家。" 那一刻,法庭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谁能想到,这位战场归来的英雄,身上背负着11个家庭的生计。 时间回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杜海山所在的12人突击小队接到一项艰巨任务,炸毁越军核心碉堡。 行动前夜,班长拿出祖国慰问团送的高粱酒,12个汉子举杯立下生死誓约:“不管谁活着回去,都得照顾好牺牲兄弟的家人!” 战斗异常惨烈。在枪林弹雨中,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杜海山亲眼目睹班长中弹牺牲,身旁的战友被炮弹击中。 他强忍悲痛,抱起炸药包冲向敌阵,一声巨响后,敌堡被摧毁,他也因重伤昏迷。醒来时,医护人员告诉他:全班11位战友全部牺牲,只有他一人幸存。 战后,杜海山被授予一等功,成为全军学习的战斗英雄。他在全国各地作了32场报告,也正是这些报告,让女大学生李卫平对他产生敬慕之情,两人最终结为连理。 婚后的生活却出乎李卫平的预料。丈夫作为副连长,月工资72元,但每月寄回家的只有6元钱。她独自照顾公婆和两个孩子,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周围的闲言碎语越来越多:“当军官的丈夫不给钱,肯定是在外面有人了”。在多次询问无果后,李卫平忍痛将丈夫告上法庭。 真相在法庭上水落石出:杜海山每月将工资分成12份,自家只留1份,其余11份全都寄给了牺牲战友的家人。每份5元,11份就是55元,剩下的留作基本生活开支。听到这个解释,全场肃然起敬。 李卫平泪流满面地冲过去抱住丈夫:“你为什么不早说?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法庭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件事经报道后,感动了全社会。三个月内收到的捐款高达80万元,但杜海山分文未取,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他坚定地说:“这是我对战友的承诺,不能用它来牟利。” 杜海山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一诺千金”的真谛。他宁愿承受家人的误解,也要默默守护战友情谊。这种牺牲小我、成全大爱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英雄不只是在战场上闪耀,更在日常生活中坚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杜海山# 权威信源:
1984年,战斗英雄杜海山被推上法庭被告席,妻子含泪控诉:"每月72块钱的工资,
帝王心术
2025-08-31 12:47:09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