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像建成后,有人曾给长沙市长写信:“毛主席40多岁下巴才有痣,青年时期的雕像有痣不妥,应予以去除。” 如今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像,可不仅仅只是一个雕像那么简单了,而是一个荣获多个大奖的“艺术作品”,曾经获得过第13届艾蒂亚奖最佳单品奖提名奖。 之所以能荣获大奖,那是因为毛主席的雕像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建造,每一步都颇具深意。 先来说说这项伟大工程的“起点”,雕像是由多个权威部门共同设计而成,而且还经过湖南省政府以及国务院办公厅的批准。 可以说,建造毛主席雕像,已经不再单单是为了观赏,从某方面来说,更具备一层政治意义在内。 作品总高达到32米,这是因为当年毛主席32岁时曾在这里写下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整个“臂膀”的占地面积达到将近千平,这主要是为了体现毛主席的“伟大胸襟”。 雕像的整体以毛主席在1925年所拍摄的照片为蓝本,画面中的毛主席若有所思,长发随风飘舞,将毛主席“忧国忧民忧天下”的胸襟展现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连雕像所采用的“材料”也都是经过仔细筛选...... 这个特别的雕像,可不是用传统的“整铸”手法做成,而是由一块块精心挑选的花岗岩拼接而成。 花岗岩全都来自于福建,用了整整两千余吨,光是材料就用了将近一百五十卡车,堪称建国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等所有的主体结构建造完成之后,负责雕塑的相关部门还需要在整个“工程”的表面涂上防护材料,这主要是为了防水。 无论是下雨天还是下雪天,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毛主席的雕像,都不可能因为渗水问题而造成视觉“差别”。 另外,雕像位置也是深经考究,位于海拔37米左右,即便是再大的洪水,也淹不到毛主席的雕像。 历经长时间的制作和安装,这座伟大的雕像于16年前投入使用,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可万万没想到,当雕像“面世”后,却有一位“热心居民”向市长信箱留言,称:毛主席下巴的痣,是在中年岁以后才有,所以应该把雕像中的痣祛掉。 对于这位热心群众的“担忧”,长沙市相关工作人员也做出回应,表示这一雕像另一方面,就是想体现一个青年励“痣”的伟人形象。 群众的提议符合实际,毛主席下巴的痣也的确是在四旬以后才有,实际上早在设计之初,总设计师黎明就想到了这一点。 对于是否加“痣”,黎明犹豫再三,而此时毛主席的儿媳绍华却表示,在人们音响中毛主席本来就是有“痣”人物,如果加上“痣”,更符合大众对毛主席的认知。 在绍华的建议下,这才有了下巴的这颗“痣”.....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新媒体———穿行历史的湖湘风度 台海网———记住一座城往往是从雕塑开始,但你知道作者吗?
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像建成后,有人曾给长沙市长写信:“毛主席40多岁下巴才有痣,青
寂寞的电脑
2025-08-29 16:05: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