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次点名要铲除的域外势力,如今已坐大,中方对20余国把话说开了 当地时间8月26日,第三届反恐国际研讨会,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反恐专家、官员学者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个难题:如何应对全球恐怖主义威胁? 这场会议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中方在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一些问题,中国代表表示,有些外国势力在反恐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甚至利用恐怖主义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虽然没点名具体是哪些国家,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选择新疆作为会议地点很有深意,近年来,新疆在反恐和去极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让各国代表亲眼看看新疆的实际情况,了解中国的反恐做法。 会议上,中方分享了一些具体经验:比如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受极端思想影响的人学习法律知识、职业技能,重新回归正常生活,这些做法引起了不少国家代表的兴趣,特别是那些同样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发展中国家。 来自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代表格外关注中国的做法,一位阿拉伯国家的学者说:“我们和中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中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这些国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解决导致极端主义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当然,会议上也有不同声音,西方国家对新疆的一些做法存在疑问,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邀请各国代表实地考察的原因——用事实说话。 恐怖主义是全球性难题,每个国家都头疼,现在恐怖主义还出现了新趋势:比如恐怖组织利用互联网传播极端思想,恐怖活动更加分散化、本土化,这意味着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但问题在于,国家之间常有政治分歧,有的国家在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对自己不利的恐怖组织就严厉打击,对别人那里的恐怖组织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支持,这种做法让国际反恐合作难上加难。 会议上各国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反恐不能简单粗暴,必须在打击恐怖主义与保障人权之间找到平衡,中方代表在会上强调:“安全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如果没有安全,其他权利都无从谈起,” 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对此深有体会,一位非洲官员说得更直白:“我们首先要活着,然后才能谈其他权利,恐怖主义是我们每天面对的现实威胁,” 说实话,反恐这件事本来就不该有“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不管发生在哪里、针对谁,都应该受到一致谴责和打击。 中国在反恐方面确实摸索出一些经验,特别是把反恐与扶贫、教育、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路子,值得借鉴,虽然各国情况不同,不能照搬照抄,但这种思路是有价值的。 国际社会应该少一些政治算计,多一些真诚合作,反恐不是哪个国家自己的事,而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同时也要注意,反恐不能成为侵犯人权的借口,真正有效的反恐应该是既坚决打击恐怖分子,又保护普通人的基本权利,长远来看,只有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真正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 新疆这次会议是个好的开始,各国坐在一起交流经验、坦诚对话,总比互相指责强,希望这种务实合作能够持续下去,毕竟面对恐怖主义,我们都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
中国多次点名要铲除的域外势力,如今已坐大,中方对20余国把话说开了 当地时间
物规硬核
2025-08-29 02:27: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