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一位53岁的男子被诊断出肺癌晚期,医生断言手术已无济于事,生命仅剩三个月。然而,他偏不服天命,誓要"向死而生"!强忍剧痛,硬是咬牙跑完了61场马拉松。 【消息源自:《淮南抗癌跑者贺明:用61场马拉松丈量生命》2020年6月《新安晚报》特刊;安徽省肿瘤医院2020年度特殊病例报告;央视新闻《凡人壮举》系列纪录片文字实录】 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还没散尽,贺明就把诊断书折成豆腐块塞进裤兜。他蹲在住院部门口的台阶上,摸出根黄山烟,打火机咔哒响了三四次才点燃。"老贺!不要命啦?"护士长从窗户探出头喊,他摆摆手,把烟掐在水泥地上碾出个黑印。这个动作后来成了他的标志——在接下来四年里,他每次跑马拉松路过医疗站,都会用跑鞋碾灭并不存在的烟头,就像碾碎癌症判处的死刑。 确诊肺癌晚期的第七天,贺明在电视里看到厦门马拉松的直播。选手们汗湿的背心贴在身上,有个白发老头冲过终点时摔了一跤,爬起来还咧嘴笑。"这要是我..."他嘟囔着,妻子正把熬成奶白色的鱼汤倒进保温杯。"你?跑五百米都喘!"妻子把勺子咣当扔进碗里。但那天半夜,贺明摸黑翻出了儿子大学时的运动鞋。 第一次"训练"是在住院部后巷。三十米长的巷子,他扶着墙走了个来回,白墙上留下五个灰手印。主治医生王建军查房时发现他运动鞋底磨薄了,血压计往他胳膊上狠狠一勒:"你不要搞事情!""王主任,"贺明盯着天花板,"我查过了,跑马拉松的猝死率比癌症病死率低。"病房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输液管滴答的声音。 2016年11月的淮南半马,贺明穿着印有"抗癌跑者"的自制T恤站在起跑线最后。有个戴兔耳朵的姑娘问他是不是cosplay,他拍拍胸口:"真货,转移灶在这儿。"前五公里他几乎是被跑友们架着走,到十公里处反而越跑越稳。冲过终点时,计时牌显示3小时28分——比他当年追老婆时骑自行车去她家还慢两小时,但妻子在终点哭得像个第一次收到情书的小姑娘。 2018年兰州马拉松成了转折点。贺明背包里除了能量胶,还插着两袋化疗药。跑到三十公里处,他蹲在黄河边吐得天昏地暗,志愿者要叫救护车。"别!"他拽住人家胳膊,"我死也要死在前头。"最后十公里是走着完成的,每走一步,背包里的药袋就晃荡着拍打后背,像有人不停在提醒"你是个病人"。但奖牌挂到脖子上时,金属贴着他锁骨处的输液港,凉得让他想起小时候偷吃的冰棍。 2020年1月5日,厦门环岛路的海风腥得呛人。贺明跑完人生第61场马拉松的十公里,救护车就停在终点线后头。他儿子后来在日记里写:"爸把号码布0382叠好塞给我,说'百马计划你接着跑',这话跟他当年说'压岁钱爸先帮你存着'一个语气。"那天他穿了双磨出洞的亚瑟士,鞋尖还沾着淮南老家的红土。 六月的一个清晨,贺明在病床上做上肢拉伸时监测仪突然尖叫。最后时刻他盯着电视里重播的马拉松赛事,手指在床沿敲出奔跑的节奏。妻子把完赛奖牌堆在他胸口,六十一块金属片压得心电图渐渐拉直。葬礼那天,淮南跑协的人全来了,他们穿着各色跑鞋踩过雨后泥地,像一场没有终点线的马拉松。 现在淮南体育场的跑道边多了块铜牌,上面刻着贺明最常说的话:"跑一步有一步的欢喜。"有细心的孩子发现,铜牌下方的水泥地上,隐约能看到半个烟头烫出的黑印。
真是人间清醒!河南一位大哥查出肺癌加胃癌,医生说最多活6个月,结果家属没折腾化疗
【126评论】【1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