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年,71岁的朱升,向朱元璋辞行:“陛下,老臣要回家祭祖。”朱元璋欣然同意,并赏了他一块免死金牌,然而,朱升一出城门,立即调转方向,逃离了京城。 1369年,应天府南门外,朱升站在城门口,回头看了一眼那座他为之呕心沥血多年的皇城,没说一句话,拂袖而去。 他不是回徽州老家,而是绕道去了牛首山,他走得很快,像是怕身后那块金灿灿的“免死牌”会突然炸开一样。 他不是怕死,他是怕死得不明不白。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朱升,徽州人,算起来是朱元璋打天下时的“启蒙老师”。 当年朱元璋刚起兵,身边谋士不多,朱升一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直接奠定了大明帝国的战略基调,从那以后,朱升在朱元璋心里,地位不一般。 可问题来了,天下打下来了,朱元璋变了,不是突然变的,是一点点变的。朱升早就察觉到了。 尤其是徐达从北边打完仗回来那次,朱元璋看他的眼神,不再是信任,而是审视、提防,甚至有点冷。 那天,朱升没说话,只是把这一幕记在了心里。 到了1369年,朱升71岁,年纪不小了,他突然向朱元璋请辞,说想“回家祭祖”。朱元璋当场点头,还赏了一块免死金牌给他,说:“老臣功劳大,金牌带着,路上也安心。” 朱升笑着接下,但心里却凉了半截,他知道,这玩意儿不是护身符,是催命符。 朱升走出皇城的那一刻,没有犹豫,他没往南走徽州的方向,而是拐进了西南角的山道,直奔牛首山,他换了身粗布短打,把官袍塞进包里,藏得严严实实。 山脚下有个茶农,是他以前的学生,姓张,张学生早年读书没成,回乡务农,种茶为生,日子过得清贫但安稳。 “先生?您怎么来了?”张学生一见朱升,差点把手里的茶箩摔了。 朱升没多说,只是亮出那块金牌,淡淡地说:“你看这个,是命根子,还是催命符?” 张学生一头雾水:“陛下赏的东西,哪能不是好事?” 朱升摇了摇头,说:“咱们摸不透朝堂的弯弯绕,但我知道,当一个人功劳太大,皇帝就会觉得你碍眼。” 他让张学生把官袍烧了,又嘱咐他:“我藏在后山那个废山洞里,白天别让人看见,晚上送点粥来就行。” 张学生哪敢违抗,当夜就把他藏了起来。天黑后送粥的时候,他看到朱升还在借月光写字。 “写啥呢?”他问。 朱升头也没抬,说:“给后人写点话,告诉他们,别碰朝堂,守着地种田,命最重要。” 几天后,宫里发现朱升迟迟未归,朱元璋起了疑,派人四处找,线索最后指向了牛首山。张学生一听,吓得不轻,他想了想,硬着头皮对来人说:“朱老先生回家路上染病,死了。” 官兵带回“死讯”,朱元璋没动声色,他看着那块准备好的“追封令”,看了半天,最后扔进火盆里烧了。 他心里明白得很,朱升不是真的死了,可他没追。也许是念旧情,也许是懒得动手。但不管怎么说,朱升的命,算是逃回来了。 大半年后,风声过去了,朱升终于敢从山洞里出来,开始帮张学生采茶,那一双曾经拿笔谋国的手,硬生生磨出了厚茧。 有一天,山下有人路过,说起朝廷又查了个功臣,说他贪腐,全家流放。朱升没吭声,继续低头采茶。可手指微微一抖,茶叶掉了一地。 他知道,自己那一步逃,逃对了。 他不恨朱元璋,也没怪谁,他只是看得太清楚了,打天下的时候,谋士是宝,坐天下的时候,谋士就是隐患。 金牌再亮,也比不过一颗清醒的脑袋。 朱升没留下一句“千秋功业”,只留了一纸家训,上面写着:“勿仕,勿争,勿近权。” 再后来,朱升在牛首山上安了家,隐姓埋名,活得踏实。 朝堂的风云,从此与他无关,朱升保住了命,也保住了后代的命。
1380年,朱元璋悄悄摸进御史韩宜可的家。一推门,就看到穿着补丁棉袄的孩子,家徒
【9评论】【4点赞】
寸土不让
丑化朱元璋的AⅠ文,朱元璋可没杀过任何一个清官,他杀的都是贪官污吏,包括他的那帮开国元勋,哪个不是横行不法,欺压良善,洁身自好的老朱可没杀。
随缘 回复 08-27 16:02
还不残暴?一个案子株连那么多人,不是残暴是啥?
历史就是农场主更替史 回复 08-27 19:24
你的确幼稚
斩不断理还乱
徐达表示这句话我听不惯。
用户11xxx21 回复 08-27 08:22
徐达也没有被杀,是老死的。
如虎 回复 08-27 08:30
人人都是徐达?
忙球和蚌口
少扯阴谋论,功高就会被杀吗
忙球和蚌口 回复 08-27 13:00
少看那些说书的,他们都是靠搬弄是非吸引眼球,拿些野史当正史,实际上徐达是病死的,跟朱元璋没关系
忙球和蚌口 回复 08-27 12:55
朱元璋据说最恨贪官,所以那些人被杀都是贪了
用户10xxx16
就当时明朝的锦衣卫能力哪个官员晚上跟哪个老婆睡觉都知道,你还能玩金蝉脱壳。
半月方塘 回复 08-27 07:59
那时的锦衣卫是什么状态?
放飞的码头
朱升说的吗?那刘伯温呢?
用户10xxx06 回复 08-27 08:27
是徐达说的
tb2892227993 回复 08-27 07:36
刘伯温改名字了
哄哄
朱升最有名的话应该是“广积粮,缓称王”吧?
用户10xxx77
何上靠什么生活?香客的布施呗。改天何上变皇上.天下财阶是老子的,在老子口袋里掏钱,那是嫌命长,这就是贪六十两必死的结果。
山村老师
给老朱打工,还不如给李二牵马
用户10xxx78
别把朱元璋说得那么好,徐达身背上长龙疱,不能吃鹅肉,可朱元璋天天派人送鹅肉吃,刘伯温是朱元璋下毒害死的,电视剧说是胡惟庸,,就算是,那也是朱元璋准许的,没有准许、胡惟庸敢吗?
用户10xxx19
这老家伙是个和尚?没有家人?
独行侠
自古聪明不过帝王,历代文武名臣和儒家名流最研不透的就是帝王心术。现在看来,朱元璋赐给功臣的免死金牌何尝不是挖好了一个坑让他们自己跳,嚣张过后的清算,兔死狗烹顺理成章!
用户10xxx31
打天时都是好兄弟,为了为了啥,坐天下就不同了,为了他们的子孙也会藏有私心的
用户10xxx00
古代人种茶为生?谁买你的荼叶?
雨人
老朱要是不想整刘伯温,刘伯温怎么可能会死
风雪夜归人
不是李喜长说的吗?
黑夜启始
老朱杀的都是诛九族的大罪,世人说老朱杀功臣,但是有人说是乱杀吗?蓝玉,胡惟庸,还有淮西勋贵哪一个不是罪有应得。
挠挠
瞎逼编!朱升自己跑路了,家人呢?什么玩意儿
方天画戟
功臣都是要打天下必须坐天下的,没人收拾他们最后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所以,必须灭了他们。只要有助于国泰民安国计民生,再错也是对的。
最佳新秀
李善长的九字真言变成朱升了
张发洪
wozwoz
用户10xxx16
功高自傲,无法无天要改国家颜色就该早收拾
用户60xxx93
牛首山隐居,这不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