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血性的大地主!率全家参加抗日,本人和六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 提到“地主”两个字,很多人脑子里立马跳出黄世仁那副欺男霸女的嘴脸,但有位大地主,不仅没躲在后头享福,还拉着全家老小一起抗日,最后连同六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 这位地主名叫戴万龄,他的人生反转比戏台子上的剧本还要惊人。 戴万龄1872年生在吉林敦化沙河沿,祖上是山东逃荒来的难民,几代人省吃俭用、开荒种地,到了他这辈,戴家已有良田三千多亩,家大业大,油坊、粉坊开得红火,牲口成群,长工护院也不少。 按说这种人该横着走路了吧,偏不,戴家从不忘本,知道穷人苦处,租子收得轻,荒年还主动开仓放粮。 1927年敦化大旱,戴万龄直接拿出五千石粮食平价卖给灾民,另借出万两白银救急,老百姓喊他“戴大善人”,可不是客气话。 戴万龄崇拜岳飞,爱结交豪杰,东北军营长王德林就是他拜把子兄弟。 这位戴地主不穿长衫拄文明棍,倒像江湖人,性格豪爽,能文能武,还管着百户人家的事务,把沙河沿治得似乱世中的桃花源。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日军踏进敦化,逼戴万龄当伪职,他一口回绝。 反而偷偷把自家粮仓改成难民收容所,掩人耳目安排逃难乡亲到油坊干活。 但真正改变戴家的,是结义兄弟王德林的到来,1932年初,王德林组建抗日救国军,找到戴万龄问:“大哥,跟我一起打鬼子不?” 戴万龄一拍桌子:“你看得上我这把老骨头,我就舍家跟你干。” 60岁的戴万龄立刻召集全家57口人,从儿子、儿媳到家丁护院,宣布抗日。 没人反对,连16岁小儿子戴克政都嚷着要参军,戴家护院加村里200多名青年组成“戴家军”,戴万龄变卖家产买枪买粮,装满20麻袋银元、80大车粮食,全部充作军资。 1932年2月,“戴家军”配合救国军攻打敦化县城,戴万龄带头冲锋,部队从南门破城,打死50多个日军。 但商会会长临阵反水,拒不资助,戴家军只好撤退,日军转头就烧了戴家老宅,杀了留守的堂弟戴万生,粮食仓房全烧光。 戴万龄得知后咬牙说:“家没了,命也不要了,跟鬼子拼到底。” 戴家军后改编为救国军第五营,又称“山东营”,转战敦化、宁安一带。 戴万龄还自创“石壁战法”,利用山区石灰岩地貌打伏击,枪声在峡谷回响,吓得日军以为千军万马杀来了。 戴家儿女没一个怂包,六个儿子全是军官,老大戴克勤、老二戴克俭、老四戴克志当连长。 老三戴克吉是父亲警卫员,老五戴克选潜伏日军内部做情报,老六戴克政善使双枪,后来当上抗联团长。 儿媳妇们也扛枪送情报、洗衣做饭,二儿媳寇氏更是双枪好手,战场上一股英气不让须眉。 1933年后,日军加大围剿,救国军弹尽粮绝,蒋介石拒绝支援,王德林被迫退入苏联。 临走劝戴万龄一起走,老爷子摇头:“我死也得死在家里。”他带残部加入周保中将军的抗联,继续游击作战。 1937年,戴万龄回沙河沿筹粮被汉奸出卖,遭日军逮捕。 鬼子用铁丝穿他锁骨,烧红铁板烫身,逼问抗联情报,老爷子宁死不屈,最终被活活烫死,遗体扔进狼狗圈,就义前他高喊:“乡亲们,抗日没有错,鬼子早晚完蛋。” 六个儿子也是相继殉国,戴家57口人抗日,仅3人活到胜利。 戴万龄本来可以做“太平绅士”,却偏选绝路,表面看是结义兄弟情谊,深层里,是他对“家国”二字的理解超越阶级。 戴家从逃荒者成为地主,深知没有国,家财万贯也是空中楼阁,他崇拜岳飞,重侠义,轻钱财,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他不可能低头做亡国奴。 戴家的特殊地位也让他有抗日资本,有粮有钱、有武装家丁、有民间威望。 但更关键的是,戴万龄把地主之责理解为“保家护民”,而非“剥削压榨”,抗战中约20%地主支持抗日,但如戴家满门赴死的,确属凤毛麟角。
最有血性的大地主!率全家参加抗日,本人和六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 提到“地主”两个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8-26 15:50:34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