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去村子收鹅,第一次100元收一只,第二次涨到了500元收一只,第三次更夸张

牧童的娱论 2025-08-25 14:08:10

犹太人去村子收鹅,第一次100元收一只,第二次涨到了500元收一只,第三次更夸张,1000元收一只,村民们可高兴坏了,然而一个月后,犹太人却狂赚38万,而村民们却血本无亏,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欧洲的一个偏僻山村,村民们世代以农耕和养殖为生。因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村子里虽然有人养鹅,但数量有限,平日里也只是自家留着过年或偶尔拿去集市换点零碎钱。 某一天,一个犹太商人来到了这个村子。他穿着一身考究的西装,手里提着一只皮质公文包,笑容可掬地走进村口。 村民们看到外乡人,纷纷好奇围上来。他开门见山,说自己想要收购村里的鹅,并且愿意出高价。 起初,商人开出的价格是100元一只。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只鹅在集市上不过能卖四五十元,商人的报价几乎高出三倍。 村民们起初还半信半疑,觉得这人多半是说着玩的。但商人当场掏出了现金,爽快地付钱,把几只鹅抱走。 村民们见状,这才真正信了。于是,有人急忙回家牵出几只鹅,有人更是叫上亲戚,想趁着这“天上掉下的馅饼”捞上一笔。 当天,商人一共收购了二十多只鹅,付了两千多块钱,拿着满满一车鹅离开了。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觉得这趟买卖实在划算。 商人走后,村子里剩下的人心里开始有了波动——怎么没早点把自家的鹅卖出去?这要是再来一次,岂不是能多赚? 没过几天,商人果然又回来了。这次,他开出的价格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一只鹅500元!村民们一听,眼睛都直了。五百元是什么概念?几乎是一个普通农户大半个月的收入。 于是,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不再只是随便卖几只,而是把家里能卖的全都卖了,有的甚至把刚孵出来的雏鹅也捧到商人面前。 商人不紧不慢,依旧笑呵呵地掏钱。当天,他花出去数万元,收走了几百只鹅。村民们看着手里厚厚的钞票,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 夜里,整个村子都灯火通明,大家聚在一起数钱、喝酒、庆祝。许多人心里都暗暗盘算着:既然鹅这么值钱,那就得抓紧养,养得越多,赚得越多! 果然,不久之后,商人第三次来了。消息传开,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跑去围观。只见他站在村口,微笑着宣布:“这次,我愿意出1000元收购一只鹅!” 这一句话,像炸雷一样在村民心中炸开了锅。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只鹅能卖到一千块?那可是相当于一个家庭几个月的口粮! 当场,村长率先出手,把自家养了多年的10只鹅全卖给了商人。数钱的时候,村长的手都在抖,他一生中从没见过这么多现金。 其他村民见状,更是疯狂抢着卖。鹅车一辆接一辆地装满,商人笑容满面,仿佛根本不在乎这巨额的支出。 卖掉鹅的村民们,满心欢喜地憧憬着未来。他们想:只要再养一批,等商人下次来,就能轻轻松松赚上几百万,简直要发大财了! 商人走后,村民们等啊等,左等右等,一个月过去了,他却始终没有再出现。村民们心中渐渐焦急起来。 为了迎接商人的“下一次收购”,他们几乎倾尽全力去养鹅,有的甚至借钱买饲料,扩大规模。等鹅养肥了,大家兴冲冲地聚在一起,盼望着商人归来。 谁知这时,商人终于出现了,却带来一个令人崩溃的消息——他宣布,现在只愿意以20元一只的价格收购。 “什么?才20元?”村民们炸开了锅。他们怎么都想不通,前不久还1000元一只,如今怎么突然掉到20元?商人却笑着说:“市场行情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 村民们傻眼了。他们为了追逐那所谓的高价,把鹅养得满院子跑,本以为能一夜暴富,如今却只能按20元的价格出手。 可问题是,鹅一天比一天大,吃的饲料越来越多,成本不断增加,若是再不卖,亏得更多。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咬牙卖掉。 最终,商人以远低于之前的价格,大量收购了村民手里的鹅,转手卖往城市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据说,一个月下来,他净赚38万元。 而村民们呢?有人勉强保住了本金,有人因为借钱扩养,反而赔了个底朝天。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商人三次高价收购,不过是精心布下的陷阱。 他用一次次“高价”吊起了大家的胃口,激发了他们的贪念,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推向深渊。 村长也后悔不已。他想起自己当初劝大家“抓住机会”,如今却带头赔了钱,成了全村的笑柄。

0 阅读:1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