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向女友崔静求婚成功,然而到了领结婚证的那一天,徐沛东却带着战友的妻子去办理结婚证,没想到崔静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支持丈夫的决定。 主要信源:(凤凰网——著名词曲作者徐沛东:文化发展在于创作和创新;《徐沛东细说夫妻情》)
1981年8月,27岁的徐沛东站在大连街头,手里攥着两张第二天去福州领结婚证的车票。
未婚妻崔静是北京姑娘,比他小七岁,在歌剧舞剧院弹钢琴。
可就在这天晚上,崔静突然接到紧急演出通知,第二天根本赶不过去。
徐沛东急得在宿舍转圈,最后竟想出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法子。
他找来战友的妻子,带着她去民政局把结婚证给领了。
这张借人领来的结婚证,成了这对夫妻往后四十年婚姻的开场白。
徐沛东打小在工人家庭长大,家里三代没人搞艺术,偏偏他迷上了音乐。
没钱买乐器,他就自己动手做。
有回迷上大提琴,愣是用木板钉了个四不像,琴弦是钓鱼线改的,拉起来吱吱呀呀像锯木头。
可他就抱着这把“木头琴”天天练,手指磨出血泡也不停。
1968年学校宣传队缺个大提琴手,他拎着自制的琴顶上,居然真把位置拿下了。
两年后福州军区来招人,这个大连小伙背着那把破琴就进了文工团。
南方潮湿,徐沛东浑身长满痱子,夜里痒得睡不着。
他就把被子掀了光膀子练琴,汗水顺着琴身往下淌。
有次排练摔裂了尾椎骨,硬是绑着绷带把整场演出扛下来。
这股狠劲被领导看在眼里,1976年把中央音乐学院的考试机会给了他。
这个没受过正规训练的小伙子,愣是凭着野路子考进了最高音乐学府。
1980年毕业分配到中国歌剧舞剧院,徐沛东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崔静当时才20岁,已经是郭兰英的御用伴奏。
两人合作《宝莲灯》,徐沛东指挥民乐队时,能在几十号人里听出哪个乐手弹错半个音。
排练三个月,崔静看着这个浓眉大眼的指挥家,心里像被琴弓轻轻拨动了。
戏排完那晚,徐沛东在剧院门口堵住她:“要是现在不说,怕是一辈子没机会了。”
崔静看着路灯下他发亮的眼睛,轻轻点了头。
恋爱谈得不容易。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福州,全靠写信联络。
徐沛东把信纸当五线谱用,谱上曲子再填歌词。
有回崔静在信里说被人追求,他连夜坐火车站了三十个小时到北京,见到人第一句话是:“我谱了首新歌,唱给你听。”
后来崔静去大连见他父母,返程时徐沛东突然掏戒指求婚。
两人兴冲冲要去福州领证,却被那场演出搅了局。
婚后第四年,崔静怀孕了。
徐沛东申请调回北京,结束两地分居。
女儿出生取名徐薇娅,小名薇娃。
这孩子从小在琴房里爬,三岁能听出钢琴哪个键不准。
可长大偏偏选了心理学,现在在北大当副教授。
徐沛东夫妇虽觉可惜,却由着女儿选自己的路:“我们搞音乐的,最懂不能强按琴键的道理。”
崔静为家庭放弃事业,成了徐沛东背后的女人。
有次他写《辣妹子》卡了壳,崔静把女儿哄睡后陪他熬通宵,试唱时故意把“辣妹子从小辣不怕”唱成“咸妹子”,逗得丈夫笑出眼泪,灵感突然就来了。
徐沛东出国演出总给妻子带礼物,有回从意大利背回整箱松露酱,海关开箱检查时哭笑不得。
他钱包里永远放着全家福,排演时总跟人说:“这段得让我媳妇听听。”
徐沛东父母住大连老房子,他想接来北京,老人嫌住不惯。
崔静知道后提议:“给爸妈和弟妹买两套房,分开住又离得近。”
这话让徐沛东红了眼眶。
后来崔静母亲过世,老丈人整天关屋里发呆。
徐沛东拉着崔静小姨来家里吃饭,两个老人开始还别扭,半年后竟牵着手来北京看外孙女。
老丈人逢人就夸女婿:“比亲儿子还心细。”
四十年过去,徐沛东创作了《亚洲雄风》和《爱我中华》等金曲,拿过好莱坞斯卡莫国际大奖。
每次领奖他都带着崔静,站在台上总说同一句话:“军功章有她一大半。”
有回采访被问婚姻秘诀,他指着琴房里的双人谱架笑:“就像二重奏,她强我就弱,她快我就慢,调子才能和到一块儿去。”
当年借人领的结婚证早换了新本,可徐沛东总爱把老结婚证锁在琴盒里,说那是他们最特别的定情物。
对此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