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曾国藩的湘军在九江城外败于太平军,他投水自杀,却又被人救起,之后曾国藩率湘军在江西与太平军进行苦苦周旋。在咸丰五、六年间,湘军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却在官场中与江西官员结怨很深。 当时的江西巡抚是陈启迈,他与曾国藩是老乡,还一起在翰林院做过事。湘军进入江西后,虽然缓和了江西的局势,但给江西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湘军不属于朝廷的正式编制,军饷来源全部是地方自筹,当时湘军水陆两师每月粮饷达9万两银子,在湖南作战时粮饷由湖南省供给,但进入江西后,许多支出由江西省供给。陈启迈作为江西巡抚,更多的是考虑江西的地方利益,而给湘军提供军饷,难免损害江西的地方利益。围绕湘军的军饷问题,曾国藩与陈启迈的矛盾不断加深,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为了湘军军饷的问题,曾国藩给朝廷上书请求江西地方解决,朝廷同意让陈启迈根据事实情况为湘军拨发粮饷。不过,陈启迈对朝廷的上谕并没有积极响应。曾国藩为此大伤脑筋,在幕僚的建议下,他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 以盐抵饷。当时食盐控制在官府手中,湘军能弄到一些盐,再转卖给老百姓,能赚到一些钱。后来,因为有人从中捣乱,曾国藩买来的是别人掺了假货的盐,不但没赚到钱,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很快,曾国藩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设立厘局,从商人的税金中抽取一部分做粮饷。曾国藩此举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而且设立厘局直接损害了江西地方的经济利益,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张。 为了厘局能够正常开展工作,曾国藩弹劾了陈启迈。清廷为了尽快剿灭太平军,同意了曾国藩的奏折,下旨将陈启迈革职。这样一来,曾国藩在江西官场反而更难活动,处处受掣肘。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得知父亲去世,不待朝廷恩准,便为了奔丧而离开队伍回家了,有很大原因是他在江西官场困难重重。#湘军故事# #湘军历史故事# #曾国藩#
太平军灭亡前昔,最大的痛不是兵少将寡,而是精气神散了。当年的老太平军看见绿营
【65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