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三大压力来袭,赖清德今天或宣布辞党主席;否则,民进党“换人”选2028。  

沈言论世界 2025-08-23 14:20:20

党内三大压力来袭,赖清德今天或宣布辞党主席;否则,民进党“换人”选2028。   今天8.23大罢免民进党一片愁云惨雾,再次0席被罢免的结局是大概率事件。7月26日0:25惨败,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请辞负责,如果今天再惨败,赖清德辞党主席可能性不小。8月20日新接任民进党主席的徐国勇,显然无需为今天这场大罢免结果负责。   赖清德的政治韧性在首轮罢免溃败后已显露裂痕。尽管他迅速撤换秘书长林右昌作为"止损祭品",并强推8月23日第二轮投票试图翻盘,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最新民调显示反对罢免民意飙升至61.4%,较支持方高出近30个百分点,亲绿智库"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更直言结局已定:"不必期待奇迹"。   这种预判并非空穴来风——连罢免团体领袖曹兴诚都提前跳船,痛批民进党"不负责"并号召志工"让民进党自己努力",形同对赖清德领导力的公开凌迟。   赖清德将罢免案视为巩固权力的"原子弹",却误判了台湾社会的集体情绪。当民众更关注电价飞涨、出口暴跌、美国加征关税等民生危机时,民进党却倾全党之力发动政治追杀,这种错位直接导致首轮投票遭民意反噬。   更讽刺的是,赖清德视为救命稻草的"过境美国"戏码,竟遭美方以"区域风险"为由临时取消——这记耳光不仅戳破其"倚美谋独"幻梦,更暴露其在美战略棋盘上正被"边缘化"的现实。   新北议员李宇翔公开喊话"该辞的是党主席",前副领导人吕秀莲建议修法禁止领导人兼任党魁,这些看似孤立的炮火,实则是党内反赖势力的总动员。   深层次矛盾在于赖清德的"高压控党"模式:以个人意志垄断决策、排斥异己,使党内沦为"表面团结的纸牌屋"。   据透露,部分罢免团体成员密谋另组新党,若今日罢免再败,此分裂趋势将加速发酵——毕竟对派系大佬而言,2026地方选举的生存权远比赖清德的野心重要。   绿营支持者半年流失近500万,赖清德满意度暴跌至28%,这些数字背后是民众用脚投票的觉醒。当"抗中保台"神主牌被验证为"引美榨台",当"反撕裂"成为社会共识却遭执政党持续操弄对立,民进党便彻底丧失道德制高点。   台大教授左正东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若再不调整路线,"更大灾难在前方等候"。 党主席一职掌控2026年县市长提名权,是布局2028连任的命门。正如岛内舆论犀利点破:"权力就是他的春药"——辞去党职等于提前宣告政治死刑,这解释了他为何宁可牺牲林右昌、甚至可能让卓荣泰"内阁"总辞背锅,也绝不松开权柄。   但历史规律反复证明:当领导人把党务置于政务之上,将权斗凌驾民生之时,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今日若如预测再度吞蛋,民进党内的"暂时妥协"将转为全面反扑。吕秀莲倡议的"修法夺权",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野党只需顺势操作,便能将赖清德钉死在权力囚笼中。 当大陆持续释出惠台政策、福建推出17条措施深化融合,民进党却困在"台独"死胡同里,导致台湾经济脱轨、民生凋敝。   赖清德的困局警示所有政治人物:背离和平发展、罔顾民众福祉的路线,终将被民意抛弃。而两岸关系的正道,始终是共谋发展、共享繁荣——毕竟能让"2300万与14亿人一齐开心"的愿景,远比撕裂对立的罢免战更得人心。 素材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账号 2025-08-23 06:41

0 阅读:672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