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矿山集团的崔培军在发放助学金时生气了,原因是准备的助学金为110万,而受助总人数是319人。他看到助学金分配情况时,发现有170多人是2000元,其余的是5000元,于是就生气了,还把负责人叫了过来。 “谁把钱数改了!”崔培军的一声质问,让原本喧闹的助学金发放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被称为“全网最爱发钱的老板”身上。 “我们原定是给每个人3000元,你们怎么就变成2000元了呢?”崔培军当场质问活动负责人。负责人员解释说是因为“超出预算了”,但这个解释显然不能让崔培军满意。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回应:“那就加钱吧!去年发两千的,说好今年提到3000,既然已经承诺了就一定不能失信”。 就在那一刻,崔培军当场决定将预算从110万元提高到130万元,将原本只有2000元助学金的170多名学生的金额全部提高到3000元。这一决定意味着现场发放的助学金将超过100万元,比原计划增加了20万元。 其实崔培军对承诺的坚守并非一时兴起,这位企业家14岁就辍学卖眼镜,22岁在山西大同刷防腐涂料起家,35岁时已成为行业龙头。2002年,他响应家乡“回归工程”,带着7人团队在盐辉地上建起河南矿山起重机厂。如今,他的企业年产值破百亿,产品卖到122个国家。 尽管拥有巨额财富,崔培军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哲学。他的办公室老板椅已经坐了二十年,皮都磨掉色了也不愿更换;他和员工一样到食堂排队打饭,没赶上饭点时,食堂的剩菜剩饭也能将就10。但在帮助员工和学生方面,他却异常大方。 而且崔培军坚持亲自发放现金也有其深思熟虑,“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亲手发放”,这是他回应为何一直坚持发现金的理由。这种方式确保了助学金直接到达学生手中,没有中间环节,没有克扣,也没有延迟。 这种直接发现金的做法虽然被一些人批评为“作秀”,但实际上却是崔培军务实的态度。他不需要当网红,也不需要出名,只需要确保寒门学子能够顺利渡过难关,学生们能学业有成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在当今社会,高调慈善常常引发争议,很多人质疑这是否只是为了企业宣传或个人名声。但在崔培军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慈善可以是直接的、有力的,甚至可以是情绪化的。 崔培军的愤怒告诉我们,真正的慈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转账,而是带着温度的情感。当他看到助学金分配不当时,他不是简单地接受既成事实,而是立即采取行动纠正。 这种“任性”背后,是对承诺的珍视和对学生需求的真实关切。 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丨《崔培军生气了:谁把钱数改了!现场把助学金提高到130万》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太有才了!这学费到手了
【85评论】【9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