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讽刺了!河北一景区环卫工人弯腰擦拭垃圾桶,一群主管却站着围观!景区:在考核打分

静谧林间小径 2025-08-20 12:37:04

太讽刺了!河北一景区环卫工人弯腰擦拭垃圾桶,一群主管却站着围观!景区:在考核打分,不合格会罚款!网友:一个人干活,6个人监督,干活的工资一千多,监督的工资八千多!考核的退休后一万多,干活的退休后几百块,这就是现状! 2025年8月12日,河北一个景区,一名环卫工人正费力地擦拭一个垃圾桶,而她周围站着七八个手持表格的管理人员,他们平静地围观、记录、打分。 这个场景无声,却激起了巨大的声浪。一天之内视频冲上热搜,引爆了一场关于尊严与管理的全国性讨论。人们不解一张小小的考核表,为何会以如此令人不适的方式出现,它究竟是在衡量工作的洁净度,还是在公开审视一个劳动者的窘迫? 在人来人往的景区里进行这样的考核,本身就超出了工作评估的范畴。它让劳动现场变成了一个被围观的场所,让环卫工人不得不承受来自管理者和游客的双重注视。这种审视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这种做法并非孤例。2025年5月,四川一地区就曾要求环卫工自己扔垃圾再自己捡起来,目的仅仅是为了方便管理员“补拍”工作照片,以满足留痕要求。德明古镇的这张表格,与四川那张被补拍的照片一样,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管理动作本身,似乎比管理的实际效果更重要。 当管理需要通过这种“展示”来证明自身有效性时,它就已经偏离了初衷。它不再是为了提升工作质量,而是为了完成一项向上汇报的任务。 这张表格也让管理者眼中只剩下需要量化的指标,却过滤掉了劳动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情感与尊严。他们或许能精准地记录下垃圾桶内壁的污渍,却对眼前这位工人的尴尬处境视而不见。 这种对精细化指标的过度崇拜,最终会导致管理的荒诞。2024年4月,同在石家庄,就曾推行过“以克论净”的考核标准。环卫工需要用工具框定一平方米的地面,将所有尘土扫起、称重,确保重量不超过5克。为了一个报告里好看的数字,劳动被扭曲成了与现实脱节的行为艺术。 无论是精确到克的尘土,还是表格上关于洁净度的分数,都体现出一种冰冷的工具理性。在这种逻辑下,人不再是管理的核心,而被简化为执行标准的载体,他们的感受和尊严,在冰冷的数字面前变得无足轻重。 这张自上而下、单向打分的表格,在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它没有留下任何沟通与反馈的余地,只是冷冰冰地宣告着一种权力关系:一方是评判者,另一方是被评判者。这恰恰印证了网友那句辛辣的评论,“一个干活的,一群监工的”。 制定规则的人若从未亲身体验过一线工作的辛劳与琐碎,便很难理解规则的荒谬之处,更无法感知规则执行者所承受的压力与不适。 德明古镇的风波终将平息,但它提出的问题值得长久思考。一家企业真正的挑战,是管理者是否有勇气拆掉思维里的围栏,将手中的表格从指向员工的冰冷武器,变为描绘共同愿景的温暖蓝图。 尊重永远是比任何考核表都更重要的管理准则。

0 阅读:1
静谧林间小径

静谧林间小径

静谧林间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