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东京审判的时候,唯一一个全程投反对票,认定日本战犯全部无罪的法官,就是

史笔如刀 2025-08-20 12:15:02

1946年东京审判的时候,唯一一个全程投反对票,认定日本战犯全部无罪的法官,就是印度大法官拉达·宾诺德·帕尔,他主张所有日本战犯,全部无罪释放。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二战结束,亚洲到处是废墟,中国经历了十四年的苦战,数千万同胞死伤,家园支离破碎。 东南亚各国也被日本的铁蹄践踏得伤痕累累,人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些发动战争、染满鲜血的战犯必须接受法律的审判,于是,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成立,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东京审判。 这场审判由十一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法官组成,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新西兰、菲律宾以及印度。 它不仅是一场法律的审理,更是一场象征着国际社会追究侵略责任的庄严行动,对于无数受害的民众来说,这是一线慰藉,是向世界昭告正义的时刻。 就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审判中,出现了一位格外特殊的人物,他叫拉达·宾诺德·帕尔,来自当时还是英属殖民地的印度,帕尔早年在加尔各答大学学习法律,后来留校任教,最终走上法官岗位。 相比那些深谙国际法的同僚,他的专业积累并不突出,他第一次出现在东京法庭时,举止就让在场的人惊讶:在落座前,他竟然面向被告席上的日本战犯合十行礼。 很多人以为他是出于宗教信仰,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随着审判的深入,大家才发现,他的立场远不止是一个小动作那么简单。 随着庭审的展开,帕尔抛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观点:日本战犯全部无罪,在其他十位法官都在审阅证据、倾听证人陈述时,帕尔却选择了站在完全对立的一边。 他花了整整三年,写下了超过一千页的意见书,坚称东京审判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报复,所谓“反和平罪”在战前并不存在,不应追溯惩罚,他把战争定义为国家行为,认为个人不能被追究责任。 在一些具体案例上,他的立场更是匪夷所思,南京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松井石根,被大量证据证明是纵容屠杀的元凶,可帕尔却辩称松井因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佳,不能承担责任。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在伪满洲国大肆掠夺资源,被控犯下严重罪行,帕尔又说这只是列强借机报复,没有公正可言,甚至面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实,他居然用“自卫”来加以解释,把侵略粉饰成防御。 这种观点让其他十位法官无法接受,中国法官梅汝璈在法庭上出示了大量铁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词、日军士兵的日记、日本军部的命令文件,这些都一一揭示了罪行的真相。 最终在多数法官的坚持下,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甲级战犯被判绞刑,另有多人被判终身监禁,帕尔的厚厚意见书被束之高阁,未被采纳。 虽然在国际法庭上孤立无援,但帕尔在日本却被奉若恩人,那些等待宣判的战犯从他的言论里找到了慰藉,日本的右翼势力更是把他当作一块招牌。 战后日本政府曾三次邀请他访日,他受到热烈欢迎,被视为勇敢为日本发声的人,1967年帕尔在印度去世,当时的首相佐藤荣作还专门发去唁电。 几年后,日本人修建了纪念馆,2005年靖国神社甚至为他立碑塑像,把他与“英灵”并列,以证明东京审判所谓“不公”。 这种追捧背后有其政治土壤,二战期间,日本为了牵制英国,曾在暗中支持印度的独立运动,这让一部分印度人对日本怀有复杂的情感,帕尔的观点,多少折射出当时印度社会里对殖民强权的反感。 帕尔的立场最终没有改变东京审判的结果,但却留下了一道刺目的注脚,对比之下,梅汝璈和其他十位法官坚持用事实和证据捍卫正义,才是为无数亡灵和受害者发声的人。 东京审判告诉世界,侵略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消失,正义也不会因为少数人否认就被掩盖。 七十多年过去,帕尔的名字在日本右翼的宣传里依旧被高调提及,但历史早已作出了评判,他是东京审判上的“异音”,但那声音无法掩盖大多数法官的正义裁决。 对世界而言,真正需要记住的不是他的“无罪论”,而是那句沉重的警示:侵略必究,战争罪行不容宽恕。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光明日报——印度“先贤”被日本利用的背后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斯内克

斯内克

2
2025-08-21 00:03

阿三就是文明未开化的野兽

史笔如刀

史笔如刀

用文字雕刻历史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