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苏芒在外国给老公的一大家人做饭,突然感动了。 如今,很多女性说到结婚,立刻喊出NO。我们可不伺候丈夫,不伺候婆婆,但是呢,其实这都out了。你看真正的女权鼻祖苏芒(如图),如今正在法兰西伺候丈夫做一家子十几口人的饭呢,而且人家乐如食甘怡! 其实这种事在我身边很多,我认识一哥们十五年前认识他,他这人挺有能力的,学生物的,搞制药的,自己有个专利,然后叨叨来叨叨去,十五年前他大概有7000多万,也就是能凑1000万美金了,这哥们儿就想出国。 他咨询我弟。我弟说你这个财务体量在国外,他自由不了啊,尤其是你去美国,后来他又咨询了几家,决定去澳洲,因为在澳洲,他这个财务比较硬,所以打定目标之后,他就开始将公司打包外卖,然后一步一步的准备移民。 后来前一段时间我碰到他媳妇了,媳妇,回国探亲一个劲儿的跟我们抱怨澳洲天气不好,生活不便。我悄悄的问了一句,哎,你们当初是不是怕那啥,所以才走? 没有没有,他媳妇皱着眉对我说,是我们家老李脑子让门挤了,死活就说国内也就这样了,还不如换个平台重新开始! 因为他那个买卖要是留下来坚持到现在,一定能够取得大成就,那就是能够冲上市的那种,因为如今有好多资金愿意砸这个领域了,他们的春天到了,很可惜,他忙着换平台,一下子又跌进严冬里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哥们儿澳洲干啥呢?开饭馆。 因为他到了那边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那套东西跟那边一点使不上。学历也不认。技术也不接,所以只能开饭馆。卖啥呢?他也不会干啥呀,得亏打丈母娘那儿学来点炒饼手艺。好好的一个老总上澳大利亚炒饼去了! 不过也行,不太累,每天干半天,那半天钓鱼去。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境里,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就是我发现很多中产到外国去炒面炒饼,去修下水管,去医院当夜班护士,去老年院给做''大了'',他也乐意,不显丢人。 为啥呢? 他是发自内心的觉得,他在那边就该干这个。 至于什么外国人人平等,那是瞎扯,只不过是自圆自话的一个幌子罢了。 要不是我之前和那么多外国人接触过,我就真信这话了,就像是我信金星上有水一样,当然我压根不知道金星上有没有水,但你跟我说100遍我就信了。 为什么说在外国没人看不起你呢?是因为外国的街区之间不互相串等级森严。一条马路,这边房价能比这边贵三倍? 你周围的人肯定都看得起你,因为你和高阶人士完全处于不同的空间里。 为什么咱们这儿卷呢? 是因为咱们这儿的人认为如果我要努力,我能卷出来。 就像是我周围很多人,在夏天的某日子里会相互询问,是不是该割麦子了?你们老家割了吗?没有没有,我们老家已经开割了。 这些人是谁呢?是医院的大主任。是工程师以及大学教授,而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 我老伴儿他们单位有一批来自于农家的子弟,20年之后,这帮人就是大城市里的新中产,那些老中产,儿女要是不争气就出溜下去了。 但是在国外不是这种情况的,大家都不卷。卷什么呀,你打听打听他那名字里就带着贵族符号呢,叫啥啥德。啥啥达。啥啥冯。啥啥范! 人家是高阶阶层,这事儿已经持续了五百年了。 但有的人,真的是受我们过去的传统理念影响,要知道中国人落后了多少年呀,打1840年开始,隆隆的炮声,就把中华大地给震动了。师夷之技以制夷,说这话的人,还活着呢,就有人提,干脆把中文全废除,咱也改字母得了。 很多在国内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高阶女大V,到了国外之后,真是愿意洗手做羹汤,抡铲去炒饼。 当年苏芒教育中国人不要穿秋裤,一个男人穿着秋裤再穿西裤,那样子真的很low。 她对着谁说的,是对着一帮亿万富翁说的。 那会儿她叫时尚教母,敢坐潘石屹的大腿。 章子怡想占c位,都得经过她同意。 敢把洪大奶奶的照片从集体合影里给切下去。 其实这种人在国内就算是告老回乡,也能够安度晚年,但是她们觉得人生得往上走。我听过这样一个比喻,那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陈丹青那帮人往外跑的那个时间点。 这句话说的是: 这世界是个分层的蛋糕,中国在底下大大的那层,而美国的位置那搁着樱桃。 所以说你得向上爬呀,在国内当公司老总,再往上迈腿就是啥,就该上大漂亮那修水管子去了! 但遗憾的是,现在00后不认这个了,就像是我小侄子二猴子在英国一家酒店里,发现服务生对他很不客气,这猴很生气了,怒怼道:给我换一个人。你们的中文服务呢? 人家告诉他,你得讲英文啊,小朋友大胆的讲英文。 因为这句话他说的是英文,都会说这个了,难不成还不会看菜单吗?可这猴听了之后大吼: 去把讲中文的服务生给我叫来!你是服务生,不是老师!我在五星级酒店里,必须享受母语服务。 这猴回来之后跟我说起这事,兴奋的噼里啪啦的,他说,我其实想出了更好的一句话,用你来教我做事? 但是可惜我英语不好,我怕这话表达的不清楚。哎呀呀,这猴抓耳挠腮呀! 姑,其实这句更合适,我没发挥好!
刚刚查了高云翔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几年他可太能折腾了,20
【13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