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引渡! 意大利听证会上, 当法官用意大利语念完美国司法部的引渡请求,翻译刚把

如果三战爆发 2025-08-16 00:25:17

拒绝引渡! 意大利听证会上, 当法官用意大利语念完美国司法部的引渡请求,翻译刚把“涉嫌网络间谍活动”几个字说出口,徐泽伟:“我再说一遍,这些罪名都是编的,莫须有。”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法庭安静了几秒。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今年7月,一场针对中国芯片人才的司法闹剧在意大利上演,上海积塔半导体技术主管徐泽伟被意大利警方突然逮捕。 但美国司法部给出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指控这位专攻28纳米车规芯片的工程师是“黑客”,声称他在2020年入侵了美国疫苗机构的系统。 这场闹剧的荒谬之处在于,美方拿出的所谓“铁证”只是一个电子邮箱的登录记录,更讽刺的是,那个邮箱是在徐泽伟手机被盗后使用的。 这就像是有人偷了你的钱包去犯案,警察却来抓你一样荒唐。 而在意大利的引渡听证会上,当法庭宣读完美方的指控后,徐泽伟只说了一句话:“这些罪名都是编的,莫须有。”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整个事件的本质。 按照意大利法律,引渡程序需要在40天内完成,美方必须提供确凿证据。 而目前的情况是,美国既拿不出像样的证据,又把一个模糊的“网络间谍”罪名往政治方向引。 根据中意引渡条约,政治犯罪和证据不足都可以成为拒绝引渡的理由。 仔细分析就能看出,美国这次是冲着中国的车规级芯片来的。 徐泽伟所在的上海积塔半导体正在突破28纳米车规芯片技术,这动摇了美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于是,美国使出了老套路:先给人定罪,再找证据。 这不过是“中芯国际事件”和“华为事件”的翻版,只不过这次换成了针对个人的“精准打击”。 整个事件暴露出美国在科技竞争中的焦虑,当无法在技术层面压制对手时,就搬出司法工具,把一个专注技术创新的工程师硬生生塞进“间谍”的剧本里。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际司法公信力,更为全球科技人才的跨境交流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场闹剧发生的时机格外敏感。 就在徐泽伟被捕一周后,美国富国银行中国区高管茅晨月在上海因涉及跨境金融刑事案件被限制出境。 这两起事件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中国在面对不公平对待时的反制能力。 意大利此时的处境也很尴尬,作为刚刚和中国庆祝建交55周年的贸易伙伴,意大利每年从中国获得数以百亿计的市场份额。 他们的奢侈品、精密机床等高端产品,中国都是主要买家,如今却要在美国的压力下做这个恶人,着实有点得不偿失。 更值得玩味的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政府正计划调整中资在意大利的投资布局,想让中资远离关键基础设施。 此时配合美国抓捕中国工程师,显然是在玩一场危险的平衡游戏。 而这次事件的核心,其实是美国对中国科技崛起的焦虑,当看到中国在车规芯片领域逐渐突破技术封锁,美国就开始对个人下手。 这种打击已经从企业层面延伸到了个人层面,从孟晚舟到徐泽伟,美国的“长臂管辖”不断升级。 不过,这种司法工具化的做法正在失去效力,随着各国对美国滥用司法权的反感加深,新的国际规则正在形成,例如RCEP框架下的商事调解联盟,就为解决跨境争端提供了新选择。 这场闹剧最终会如何收场,取决于意大利是否能认清形势,当年加拿大在孟晚舟事件中充当美国马前卒,最终落得里外不是人。 如今的意大利,是重蹈覆辙,还是遵循法律公正,选择权就在他们手中。 一句“莫须有”,不仅道出了一个普通工程师的无奈,也揭示了科技竞争应回归创新本质的事实,真正的技术实力,从来不是靠栽赃陷害得来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0 阅读:201
如果三战爆发

如果三战爆发

多角度解读世界,多方位观察世界,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