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家里存折上的数字多到数不清,孩子到了该闯荡的年纪,也得狠下心让他出去闯闯,找

曼文说情感生活 2025-08-15 17:23:40

就算家里存折上的数字多到数不清,孩子到了该闯荡的年纪,也得狠下心让他出去闯闯,找份活儿干,哪怕挣得不多,也得往人堆里扎。 别总琢磨“我家这条件,孩子哪用得着遭那份罪”,这念头纯粹是给自己挖坑。你瞅那些天天宅家里的,太阳晒屁股了还窝在床上,半夜两三点手机屏幕还亮着,外卖盒子堆得像小山,爹妈喊他吃饭都得三请四请。问他整天干啥,不是打游戏就是刷视频,问他以后打算,就说“我家又不缺钱”。这哪是养孩子,分明是在养个“闲人”——闲得时间长了,连手脚都快懒得动了。 人活一辈子,不是光吃饱穿暖就完事儿的。去上班,哪怕一个月就挣那几千块,至少能明白“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早晨挤地铁被人踩了脚,得忍着;客户挑三拣四,得笑着应付;做错事被领导批,得低头听着。这些事儿看着憋屈,其实都是在教他“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扛事”。你把钱直接塞他手里,他永远不知道挣钱得看别人脸色;把他关在家里,他永远学不会“受了委屈还能笑着把活儿干好”。 我邻居家那小子就是这样,家里开着好几个店,爹妈从小就说“我儿子啥也不用干”。结果呢?二十好几的人了,出门买瓶酱油都得他妈跟着,怕他跟人算不明白账。朋友约他出去,他说“没意思”,因为别人聊工作聊项目,他插不上嘴;别人说“这个月奖金够买个相机”,他只能说“我爸刚给我买了个更好的”。时间长了,朋友也不叫他了,他就整天在家待着,对着电脑打游戏,眼神都直勾勾的,见了人就躲,说话都结巴。 你说这是爱他吗?看似是把他护得严严实实,其实是把他跟世界隔开了。人这玩意儿,就像老树根,得往土里扎,得在风雨里折腾,才能长结实。天天待在温室里,看着舒坦,真到了外面,一阵风就能吹倒。 去工作,不光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找着自己的“分量”。你在单位,哪怕是个小职员,同事喊你“帮个忙”,你把事儿办明白了,人家说句“谢了啊”,那心里的劲儿是不一样的;你做的方案被客户夸了,领导拍你肩膀说“小伙子不错”,那股子得意劲儿,比爹妈给买辆豪车还舒坦。这些东西,叫“价值感”——知道自己有用,知道自己在这世上不是多余的,这比啥都重要。 那些天天在家躺着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活着没啥意思”。游戏打通关了又怎样?睡够了12个小时又怎样?心里是空的。为啥空?因为他没被人需要过,没为谁拼过,没体会过“我做成了一件事”的踏实。就像个气球,看着挺大,其实里面啥也没有,一戳就破。 有人说“我家钱够他造三辈子,还工作啥”,可钱这东西,再多也填不满心里的空。你看那些富二代,爹妈留了亿万家产,自己啥也不会干,最后要么被人骗,要么把家败光,要么就整天浑浑噩噩,过得比谁都没劲。反倒是那些家里有钱还出去上班的,哪怕就挣点零花钱,至少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能干啥,不用靠爹妈也能站得住。 所以啊,别心疼孩子上班累,别觉得“我能养他一辈子”。你养得了他的身,养不了他的心;护得了他一时,护不了他一世。让他去挤挤早高峰的公交,去跟难缠的客户磨磨嘴皮子,去为了一个 deadlines(截止日期)熬几个通宵——这些看着难捱的日子,其实都是在给他“长本事”。本事长在自己身上,比存在银行里的钱靠谱多了。 真疼孩子,就别把他养成“温室里的花”。让他出去晒晒太阳,吹吹风雨,哪怕被虫子咬几口,被石头绊一下,也比在屋里蔫着强。等他自己能扛事了,能笑着应付糟心事了,能从工作里找到成就感了,那才算真的长大了,才算没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0 阅读:2
曼文说情感生活

曼文说情感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