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近几年,网上就出现一种论调,他们觉得奥运会看国旗升起、

古木过去 2025-08-15 11:16:03

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近几年,网上就出现一种论调,他们觉得奥运会看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总有点别扭,国歌虽然经典,但跟那段苦日子联系太深,能不能换首歌,告诉大家“苦日子翻篇了”,这建议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直接回怼:“居安不思危,又开始时怀念大清了?” 如果连过去的苦难都可以一笔勾销,那历史还有什么意义?国歌不只是让人回想吃苦的日子,更提醒我们: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不能忘记昨天经历的风雨。 它是抗争的号角,也是现在每一次努力的背景音乐。只要这片土地上的人还在奋斗,国歌就有它的力量。 更换国歌的提议看似跟上时代,其实更像是一种急于“割断历史”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让人觉得没有责任感,还让民族认同变得模糊。 如果把国歌换成一首新歌,奥运会上升旗时唱的旋律变了,14亿人心里的共鸣还在吗?国歌的影响力不只是内在情感,也关乎中国在国际上的身份。 世界各地大家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就知道这是中国,文化认同也是这样一点点建立的。随便换歌,等于把这些都推倒重来,怎么也说不过去。 再说了,新中国一路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坚持和奋斗。时代在变,国歌里的精神没变。国歌提醒我们,民族的复兴不是换个旋律就能搞定,需要的是保持清醒、记住困难、继续团结。 中国现在强大了,可强大不是靠忘记历史、割断过去来的,而是坚持自己的根,继续往前拼。 国歌是中国人的过往和未来的桥梁,它让未来的每一步都更踏实,让前行不至于迷失方向。每次五星红旗升起,大家一起高唱国歌,那种自豪和感动,是新歌远远替代不了的。 所以说,换国歌的想法其实根本不靠谱。新中国经历过太多风雨,《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带领大家渡过这些难关的“陪伴”。历史感和民族认同不是随便换歌就能消失或重塑的。 生活好了不是忘本,强大了更不能丢掉记忆。现在的国歌不只是纪念过去,也不断在鼓励大家奔向未来,这种力量是任何新歌替代不了的。

0 阅读:20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