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范纪曼被捕,不久被判处死刑!行刑前一天晚上,他借口肚子疼,要上厕所,

小博大史 2025-08-15 09:39:39

1949年,范纪曼被捕,不久被判处死刑!行刑前一天晚上,他借口肚子疼,要上厕所,看守却叫住了他,说:“早去早回!”

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一位潜伏国民党内部多年的中共情报员突然落网,面临死刑判决。就在执行前夕,他以腹痛为由要求上厕所,看守的简短回应却隐藏着转机。这一切源于1949年的一场意外逮捕,牵涉出国民党情报系统的层层秘密,考验着忠诚与智慧。

范纪曼于1906年出生在四川省梁山县,早年接受教育后,于1926年考入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并逐步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1927年毕业后,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组织任务,潜入国民党内部从事情报工作。他的语言天赋突出,精通日语、俄语和德语,这为他在国民党情报机构立足提供了优势。

1932年,他进入国民党北平情报站任职,利用职位接触大量机密文件。他仔细筛选情报,将对党组织有益的信息通过秘密渠道传递,同时销毁有害材料。这种双重操作需要极高的警惕性和专业技能,确保了情报工作的有效性。

在北平情报站的三年时间里,他的表现获得认可,升任代理站长,甚至一度管理包括毛人凤在内的下属。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国民党内部运作的深刻了解,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他的潜伏生涯体现了中共情报员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避免了直接对抗,转而通过内部渗透获取战略优势。这种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革命进程的加速。

1947年8月,范纪曼调入国民党国防部二厅,任代理少将专员,负责国际情报事务。这一职位让他能接触国民党军队的高层机密,包括部队部署和战略规划。在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期间,他多次将国民党军队的番号、布防位置和补给线路等信息报告给人民解放军。

这些情报直接影响了战场形势,帮助解放军取得重大胜利。此外,蒋介石总部转移台湾的计划也由他获取并上报党组织。他的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不可或缺,体现了情报工作对整体战局的支撑作用。范纪曼的潜伏工作一直保持隐秘,直到1949年发生意外。

地下党员沈寒涛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搜查中发现一本范纪曼赠送的书籍。特务据此追问两人关系,沈寒涛经不住审讯,供出范纪曼的共产党员身份。特务震惊于一名少将的真实背景,立即行动。

1949年3月1日,范纪曼被捕入狱。国民党特务对他施加酷刑,试图获取更多情报,但范纪曼始终保持沉默,未透露任何组织秘密。这种坚韧表现反映了中共党员在逆境中的党性修养。国民党见无进展,失去耐心,决定于4月11日处决他。

从此,停止审讯,只进行日常看管。这段时间,范纪曼利用对监狱结构的熟悉,谋划逃脱计划。他曾在军统工作多年,知道监狱布局,包括墙壁高度和岗哨分布。靠近刑场的一角墙壁较低,墙外有树林,便于藏匿。他注意到厕所内有可用的木板,作为翻墙工具。这体现了他的实战经验和冷静判断。

4月10日晚,看守送来酒菜作为最后餐食。范纪曼在进食后,对看守表达国民党败局已定的观点。半夜,他以腹痛为由要求去厕所,看守同意,并在门口说出一句关键的话。

这句话成为转折点,范纪曼进入厕所,取出木板,趁机溜出。他避开岗哨,抵达墙角,用木板辅助翻墙,成功进入树林。国民党特务发现后,出动搜捕,但内部人心涣散,搜查不力,未能抓获他。

范纪曼辗转与党组织联系,回归队伍。他的越狱行动展示了个人智慧与组织支持的结合,避免了牺牲,继续贡献力量。1990年,他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84岁。

他的生涯跨越多个历史阶段,从抗日到解放战争,始终坚持情报一线工作。这种长期潜伏的经历,体现了中共情报系统的严密性和有效性,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重要保障。

范纪曼的故事提醒人们,革命胜利源于无数隐秘贡献者的付出,这些人在历史中虽不张扬,却构成了坚实基础。他的事迹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情报战的残酷与复杂,需要平衡风险与收益。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