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靖江的过去 2025-09-18 16:38:55

1943年,戴笠都称 “鬼难拿” 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走,聂荣臻得知情况后,下令找来了王牌特工,再执行一次抓捕行动。 那年深秋,聂荣臻对着地图,重重敲了 “陶口” 两个字。案头放着两份锄奸失败的战报,让人看了心里发紧。 杨文凤是铁杆汉奸,连戴笠都称他 “鬼难拿”。八路军两次围捕,都让他逃脱了。 屋檐下,张勃正用烟杆敲着青砖墙。墙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暗号。张勃是清苑县人,熟悉保定一带情况,没人想到,他会是终结杨文凤的人。 杨文凤的狡诈早有苗头。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带着十几个地痞在清苑县拉起 “保安队”,表面收保护费,实际干的是土匪勾当。 当时东壁阳城有个国民党连长叫韩子犹,总穿笔挺军装。韩子犹的队伍只向富户索要钱物,守着 “不吃穷人” 的规矩,乱世里竟得了 “韩青天” 的名号。 杨文凤不一样,连穷人的地瓜都抢,还常说 “乱世里仁义值几个钱?” 后来两人合兵。韩子犹想带着两百人安稳过日子,杨文凤却要把队伍扩充到五百人,矛盾越积越深。 1941 年冬夜,韩子犹醉倒在火盆边。杨文凤亲自给他盖了三层棉被。天没亮,韩子犹的尸体就漂在村头水塘里。 杨文凤哭得特别大声,捶着胸脯喊 “八路军杀了我大哥!” 可老百姓私下传言,夜里有人看见杨文凤的马灯在塘边晃动,灯影里还有两个戴黑帽的人。 后来大家才知道,那两个戴黑帽的是日军宪兵。杨文凤早和日军搭上了线,用韩子犹的命换来了 “保安副司令” 的委任状。 投敌后的杨文凤更残忍。1942 年端村惨案中,他带着日军烧了八间民房,杀了八个村民,其中还有个刚满月的婴儿。 八路军三次锄奸都没成功。第一次在留村,战士们盯着戴帽子、别着手枪的人猛打,最后发现是替身。杨文凤早换上百姓衣裳,蹲在田埂后数枪声。 第二次在保定城外,他扮成抱孩子的农妇,脸上抹了锅底灰,连亲信都没认出他。 聂荣臻拍着桌子说:“再留此人,后患无穷!” 随后调来了张勃。张勃是潜伏在保定城的地下党,表面上装成汉奸。 张勃的本事藏得深。1938 年,他撕了保定中学的录取通知书,连夜投奔冀中军区。口袋里装着半块玉佩,那是他和妻子的结婚信物,后来成了策反池培德的关键物品。 在保安司令部当参谋时,张勃总穿褪色的灰布衫,见人就递 “大前门” 香烟。暗地里,他把日军机密写在《三国演义》的书页间,用香火熏出字迹。 1943 年秋,张勃故意在酒桌上灌醉日军机要秘书,套出了 “陶口会议” 的行程。又派卖豆腐的老王在胡同口 “偶遇” 杨文凤,说:“初八陶口,带壳的王八要出洞。” 暗语传到军区时,离杨文凤出发只剩五天。 1944 年 2 月 27 日,北青村的土墙后藏着八路军的机枪手。杨文凤的卡车刚过柳树屯,张勃突然捂着肚子跳下车。他早和战士们约定,红布条系在第三棵槐树上,这是行动信号。 第一枚掷弹筒炸响,杨文凤的卡车瘫在沟里。他拖着伤腿滚进道沟,用机枪朝八路军扫射。 张勃早算准他会往东跑 —— 东边三里地是他小老婆的坟,他每年清明都去烧纸。果然,杨文凤刚窜出二十步,就踩中了预设的炸药。 火光里,战士们看见他的金怀表掉在焦土上。表盖里嵌着韩子犹的照片,没人知道他留着这照片,是出于愧疚,还是为了炫耀。 杨文凤一死,冀中地区炸开了锅。日军在保定城贴出悬赏令,老百姓却都在传:“那夜的风里有焦肉味,八路军的刀比风还快。” 他们用裤管装粮,把裤管套在脖子上走三十里夜路。身后有邯邵炮楼的乱枪,没人回头。大家都知道,杨文凤死了,鬼子的爪牙就少了一根。 杨文凤作恶多年,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张勃这些地下党和八路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做事,为的就是保护老百姓。 那时候,冀中平原上到处是战火。八路军和老百姓拧成一股绳,一起对抗日军和汉奸。杨文凤的死,让老百姓更相信八路军,抗日的劲头更足了。 张勃在敌人内部潜伏了很久,每次传递情报都要冒风险。他脑子灵活,胆子大,好几次在敌人眼皮底下把重要消息送出去,成了八路军对付敌人的一把硬手。 聂荣臻作为八路军领导人,看得准形势。他知道不除掉杨文凤,会有更多老百姓遭殃,果断调张勃来办这事,最后总算解决了这个大麻烦。

0 阅读:62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