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脸都不要了!联合国伸手找中国要钱,中国记者反问美国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 (信源:环球网——资金短缺 联合国将裁减两成人道主义事务员工) 在一场本该波澜不惊的联合国记者会上,空气却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而瞬间凝固。当时,联合国发言人按惯例提到了会费催缴问题,可话锋一转,却将焦点指向了中国。 谁知,一位中国记者不急不忙地抛出了一个反问,这个问题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让发言人脸上的笑容僵在原地,也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石破天惊的问题正是:“美国到底还欠多少没交?” 短暂死寂后,联合国发言人艰难吐出“28亿美元”。此数字一出,现场愕然被点燃,它揭露巨额欠款,如耳光扇在“国际规则”脸上。 这笔钱揭示长期存在的顽疾: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是联合国最大“欠费专业户”。欠款非短期形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拖欠会费记录屡见不鲜,还将数年拖欠视为常态。 这种“赖账”行为的背后,绝非财力不济。因为美国还信誓旦旦的说自家经济绝对是冠绝全球。。然而,区区28亿美元,对于其庞大的财政预算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可是,在联合国会费问题上,美国却表现出惊人的吝啬。 这与其在其他领域的“慷慨”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经超过了400亿,其军费开支也高达7000多亿。如此悬殊的对比,将“没钱”的借口彻底戳破,剩下的只有一种解释:它将缴纳会费视作可以随意使用的政治筹码,一种理所当然的霸权工具。 回顾历史,美国将会费“武器化”操作屡试不爽。2018 年,为施压联合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美国冻结对巴勒斯坦难民机构 1.25 亿美元援助;联合国反对其出兵伊拉克时,扣下 3 亿多美元会费抗议;1995 年,因联合国不同意其干预海地,扣除 3.2 亿美元。 1999 年,美国国会通过《赫尔姆斯 - 伯顿法案》,单方面将会费分摊比例从 28.5%降至 25%,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准则之上。特朗普执政时,美国拖欠巨款还退出 17 个国际组织,把“退群”演绎到极致,却在需联合国站台时积极参与。 与美国这种矛盾姿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模范学生”角色。根据联合国公开的分摊表,中国承担的会费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接近美国索要承担的。但与账单一同增长的,是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不仅从未拖欠过一分钱,甚至常常提前或超额缴纳。这种看似“吃亏”的坚持,背后是中国深远的战略考量。这笔钱本身或许并非关键,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向世界展示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人心,这远比金钱本身更加重要。 与此同时,中国正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对周边国家进行援助,甚至对非洲国家的资金支持也逐渐增长。 可是,“模范生”的努力难填“顶流欠费王”的窟窿。美国拖欠28亿美元,对联合国正常运转造成实质伤害。 据《财新周刊》报道,因资金短缺,近两年联合国近四分之一特定任务预算被削减,许多维和、人道救援及国际合作项目停滞或取消,维和部队工资发放成问题。联合国这一全球最大多边平台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营与信任危机。 尽管多国不满美国行为,但安理会讨论经费预算时,常冷场十分钟,背后是权力拉扯与结构性困境。因联合国总部在纽约,全球结算依赖美元,美国影响力难撼动,“搬迁总部”提议只能停留在口头。 长此以往,美国这种“小区业主不交物业费,还对其他业主指手画脚”的行为,无疑正在将联合国推向“空壳化”的危险边缘。 毕竟,当最重要的成员国带头破坏规则,所谓“国际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便会随之崩塌。那么,如果会费变成了可以随心所欲、“用爱发电”的项目,将来谁还会真正将这个平台当回事?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了所有成员国面前:当“老赖”逍遥法外,“模范生”默默承担,这样的国际秩序还能维系多久? 中国这种负责任的做法又是否还能继续坚持下去?下一次,当催缴通知再次发出时,谁又会率先站出来,而世界又将见证怎样的尴尬与博弈?
国际局势分析:阿富汗的做法,中国应如何应对?近期,阿富汗提出了让中国中期撤离
【202评论】【8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