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1949年12月,国军军长鲁崇义劝说参谋长何沧浪起义,然而何沧浪却涨红了

谦与谦寻 2025-08-14 14:10:02

[下雨]1949年12月,国军军长鲁崇义劝说参谋长何沧浪起义,然而何沧浪却涨红了脸,梗着脖子道:“军长!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 鲁崇义没有直接反驳,他说现在已经不是硬拼能有转机的时候了,士兵们打仗是为了活着回家。 他这么想也是因为自己一路走来,从底层当兵做到这个位置,见识过太多败仗和伤亡,明白硬撑下去只是让更多人白送命。 过去一年,国军从各路战场全线溃败,连自己身边以前很厉害的将军都一个个没了消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说是为国效力,却把钱和好东西都换成外币,忙着往海外转。 有些连家人都安排出国了,真正拼命的只剩底层士兵。这些士兵大多是家里穷苦的北方人,跟着他打仗就为能混口饭吃,不是愿意白白去送命的。 鲁崇义开始算出路,他不像别的军长那样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死扛到底。 在军官聚会上,他会有意无意和大家聊现状,看谁真正担心未来。那些情绪坚定要拼的,他就不多接触,更多的是留意那些犹豫或者想求活路的人。 他也私下让人收集那些不配合的当官的坏事,比如贪腐或欺负士兵的事,以备关键时刻用。可以争取的那些人,他会给他们一些好处和承诺,争取过来。 而更重要的是,鲁崇义还得暗中和“那边”接触,谁能保证一天起义不会被清算呢。他每一趟都会让最信得过的人单线联系,自己也会化身普通老百姓,在小茶馆里交换消息。 成都局势越来越紧张,大家都在等最后关头。 解放军的动静已经从城外隐隐传来,满城的人都慌了,国民党的大人物也坐不住了。 鲁崇义觉得再拖就出事了,于是他把关键将领都说服,决定一起行动。 在最紧要的时候,三十军和几个相关部队调转枪头,公开选择起义。 快到成都解放那一天,鲁崇义自己没有挂名,但其实整件事他就是最大的策划者。 起义后,他看着城里升起来的红旗,觉得总算保住了大家的命。 回头看鲁崇义之所以做这个决定,完全是因为兵败的现实和士兵的处境。 国军前线传来的溃败消息让他明白硬拼没出路,他也厌倦了那些说大话但自己逃命的当官的。 对那些能争取的部下,他会一点点问清他们的想法,拉近感情,为起义做准备。 对死硬派,他查他们的问题,准备关键时候予以控制。整个准备过程很谨慎,鲁崇义既要保证部队安全,又得考虑自己和部下的退路。 通过和解放军暗中联系,他把细节安排得很细致,小事都亲自盯着。在说服何沧浪时,他讲明形势已经完全变了,留命才是正路,大家最后都同意了。 成都解放那天,起义的部队顺利和大部队会合。 整件事其实是一个领导者用现实和人心做选择,最终救了自己以及手下的士兵。 作为旁观者来看,鲁崇义的选择其实是很实在的,他没去做无谓的牺牲,而是尽可能给大家一条活路。 如果让观众自己身处那个时候,是不是也会做一样的决定呢?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MCN双量进阶计划#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谦与谦寻

谦与谦寻

你是潮流的引领者,每一次亮相都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