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郎普:既然不请我,那我就自己安排了! 阅兵那天,天安门城楼上不用留位置了,特朗普要在9月3号当天邀请新出炉的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访问白宫。 这个时间点不是巧合,而是精心安排的外交对冲,等于直接告诉世界:我不去北京,但我不会让那天冷场。 纳夫罗茨基不是普通政客,他是特朗普亲手扶上台的“欧洲翻版”。 一个42岁的历史学家,打着“波兰优先”的旗号,竞选时放特朗普的演讲视频,办公室挂美国国旗,连口号都照搬“America First”的套路。这种亲美姿态,早就不是秘密。 特朗普早在他竞选时就公开站台,美国高官甚至喊话波兰人“为他投票”。这种赤裸裸的干预,在国际上都少见。 现在人家刚上台,立刻安排白宫会晤,等于兑现政治承诺,也向全球展示:我能在欧洲安插自己人。 波兰的位置太关键了。它不仅是北约东翼的前沿,还是对乌援助的中转站,几乎所有西方军援都要从这里运进去。 谁控制了波兰的态度,谁就在俄乌问题上多了一张牌。特朗普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他最近一直想推动俄乌停火,但欧盟和乌克兰联手顶着,进展不大。 如果波兰这个“反欧急先锋”倒向美国,就能在欧盟内部撕开口子,削弱德法主导的援乌链条。这比直接施压乌克兰更有效。 而且纳夫罗茨基是个疑欧派,反对移民、反对欧盟气候政策、阻挠乌克兰入盟。 他上台后立刻和总理图斯克叫板,要修宪法,摆明了要搞政治地震。特朗普支持他,就是想让欧盟不得安生。 更现实的是,中美贸易还没谈拢。特朗普早就放话,没协议就不访华。 现在谈判卡在芯片、关税、稀土这些硬骨头,9月3日前根本落不了地。他这时候去中国,既没底气也没筹码,还不如等谈出眉目再动身。 再加上他和普京已经约好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见面。 原本去北京还能顺便见普京,搞个“一箭双雕”,现在单独见过了,再去中国见,意义就小了很多。政治人物的时间表,从来都是算准了每一分价值。 所以不访华不是失礼,而是算计。与其去北京当个普通宾客,不如在华盛顿搞一场高调会晤,用波兰这个“棋子”牵动整个欧洲格局。这一手,比出席阅兵更有战略分量。 波兰也乐意当这个马前卒。为了抱紧美国大腿,军费飙到GDP的4.7%,疯狂采购F-35和“爱国者”系统,把美军基地直接修到俄罗斯家门口。 能源也转向美国,核电站交给西屋电气,液化气全从美国进口。 但这笔买卖风险极大。波兰62%的贸易依赖欧盟,大量基建靠欧盟拨款。要是继续亲美反欧,很可能被断资金,国内项目停摆,民生压力只会更大。 华沙到克拉科夫的高铁已经烂尾,再拖下去,民众不会一直买账。 更怕的是沦为美俄交易的牺牲品,万一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谈出个停火方案,拿乌克兰西部利益做交换,波兰将直接暴露在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下。 到时候美国会不会真为它出头,谁都说不准。 中国这边其实并不在意特朗普来不来,阅兵的核心是展示实力,歼-20飞过天安门,东风导弹压轴出场,比任何外国元首都更有说服力。 外交上也不缺朋友,普京、武契奇都到场,东方阵营的凝聚力一点不弱。 而且中国早有反制手段。美国芯片封锁?稀土出口随时可以卡脖子。波兰跟着打压华为?可对华纺织品贸易额反而涨了12%,生意照做不误。嘴上喊美国优先,身体却很诚实。 这场外交博弈,表面看是特朗普在主动布局,实则每一步都带着风险。 他想用波兰撬动欧洲,可波兰能不能撑住,欧盟会不会反击,都是未知数。大国博弈,从来不是靠一场会晤就能定局。 纳夫罗茨基虽然是历史学家,但现实政治比书本复杂得多。 他想借美国力量重塑波兰,可一旦被绑上战车,想下来就不容易了。特朗普能帮他上台,但保不了他长久执政。 9月3日,北京的阅兵式会如期举行,华盛顿的会晤也会高调开场。 但热闹过后,真正的问题才浮现:靠站队能换来安全吗?靠对抗能赢得尊重吗? 答案恐怕不在白宫,也不在天安门,而在时间的沉淀里。
中俄5年没实现的事,特朗普两周办成!四国大局已定,拜登要气炸谁能想到,中俄联手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