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加拿大的关系,还能再坏吗?答案是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8-14 11:16:41

中国和加拿大的关系,还能再坏吗?答案是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关税,相信此举将对加拿大农民构成打击。   这数字不是随便定的,75.8%的保证金直接让加拿大油菜籽几乎进不了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而加拿大一半以上的产量都依赖中国市场,这一下等于掐住了命脉。   事情的起因是加拿大去年跟在美国后面,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还对钢铝产品动手。中国当时没立刻反击,而是启动了反倾销调查,等了一年,现在终于出手,而且一击致命。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贸易摩擦,其实背后是整盘棋的较量。加拿大农民刚要收割新一季油菜籽,这时候出事,价格应声暴跌,期货市场一天跌了6.5%,有人早上还看着金灿灿的田地发愁卖不出价,下午就发现作物价值缩水近9万美元。   更麻烦的是,仓储成本高,放不了太久。农民不可能一直囤着,最后只能低价抛售,甚至亏本处理。这不是简单的关税问题,是直接冲击生计,影响几十万人的就业和收入。   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急了,公开喊话联邦政府必须马上行动。这个省是加拿大油菜籽主产区,种植面积超1200万英亩,比钢铁、汽车这些产业加起来还大。可政府当初做决定时,根本没考虑农业的代价。   雪上加霜的是,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系也不太平。特朗普上台后对加拿大输美产品加征35%关税,这让加方两头受压。以前还能靠美国市场缓冲,现在连这个退路都不稳了。   中国这一步棋,打得精准又冷静。不是情绪化报复,而是选准对方最痛的点下手。农业不像制造业,没法快速转移市场,供应链也难短期调整。这一招,逼得加拿大不得不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有人还抱侥幸心理,觉得中国离不开加拿大油菜籽。但现实是,中方早就布局多元化采购,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都在名单上。尤其是澳大利亚,最近正和中国谈恢复油菜籽进口,一旦打通,加拿大就更难抢回份额。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战了。加拿大一边在北极和美国搞联合军演,摆出对抗姿态,另一边又指望中国在贸易上让步,逻辑上就说不通。军事上配合美国施压,经济上还想赚中国的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更深远的影响可能出现在乌克兰。加拿大一直是援乌的重要力量,可一旦国内农业受损严重,财政压力加大,政府会不会重新评估对外援助的力度?这已经不是猜测,而是现实风险。   西方阵营看似团结,其实各有算盘。美国关心的是自家农民能不能多卖大豆,不会为了加拿大油菜籽和中国硬扛。盟友之间,利益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关键时刻,各自保命才是常态。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你若加税,我必反制。但同时也留了口子——只要加拿大取消歧视性关税,中方的措施自然可以调整。这不是死磕,而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问题是,加拿大新政府还没想清楚怎么走这步棋。农业部长说要“看看情况”,总理办公室沉默不语。可农民等不起,市场等不起,拖得越久,损失越大。   这场贸易战没有赢家,但受伤最重的往往是普通人。一个政策决定,可能让千里之外的农田荒废,让一家人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政治博弈的代价,最后总是由底层承担。   现在北美大地上的油菜花还在盛开,但风向已经变了。过去靠出口过日子的农场主,开始意识到国际关系的冷酷。他们种得出好作物,却挡不住一张关税清单。   未来会不会缓和?有可能。但前提是加拿大得认清现实:跟着别人起舞,最后踩到自己脚的,还是自己。想修复关系,光喊对话没用,得拿出实际行动。   眼下这局棋,中国已经亮明了底线,加拿大该怎么走,全看自己了。

0 阅读:68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