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 —— 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换来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事实:防务合作,不是交朋友,是喂狼养虎。 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防务合作其实挺热络。早在2018年,巴基斯坦就向土耳其订了几艘护卫舰,土耳其不仅卖船,还大方地把相关技术交给巴基斯坦,让他们在本土造船厂自己造。这看起来算是互相帮忙,土耳其也借此打开了南亚市场。到了2020年,双方关系更进了一步,签署协议,开始联合生产枭龙Block III战机。 枭龙战机可是巴基斯坦的“心头宝”,2003年首飞成功,2007年正式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到2023年,巴基斯坦在卡姆拉建成了完整生产线,累计造了150多架,年产能突破20架。靠着便宜(单价2500万美元)和能打(击落印度苏-30的实战战绩),枭龙成了巴基斯坦对抗印度的王牌,还卖到了缅甸、尼日利亚这些国家。巴基斯坦想着,和土耳其合作生产枭龙,既能拉兄弟一把,又能扩大枭龙的市场,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可谁能想到,巴基斯坦这波操作,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23年,巴基斯坦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策:把自家枭龙战机的生产线经验,打包送给了土耳其。双方一拍即合,签了深度合作协议:土耳其出钱,巴基斯坦出技术,在卡姆拉工厂边上建联合生产线。巴方工程师手把手教土耳其人组装测试,连枭龙的零件供应链都开放共享。 巴基斯坦以为这是“互相帮助”,可土耳其心里打的算盘可精着呢。他们不仅想学造飞机,还想借此打开更大的市场。有了巴基斯坦的技术输血,土耳其直接放话:2028年就能交货KAAN隐身战机!KAAN项目原本面临从首飞到量产需要7 - 8年的行业常规周期,但借助巴基斯坦的生产经验,土耳其承诺将在2028年实现批量交付。 就在巴基斯坦还沉浸在“兄弟情深”的美梦中时,土耳其却悄悄动了“歪心思”。2025年6月12日,印尼国防部长在雅加达展会现场,与土耳其方面签下了48架KAAN战机的采购大单,总价值约100亿美元。这还不算完,沙特紧接着也跟土耳其谈了100架KAAN的采购意向,又是100亿美元。 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印尼订单,就这么被土耳其抢走了。要知道,印尼最初可是看中了枭龙Block3型,带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导弹,只要6000万美元,性价比碾压法国阵风(单价2亿美元)。可土耳其半路杀出,甩出一份“超级套餐”:48架KAAN隐身战机打包价100亿美元,单价超2亿美元,是枭龙的3倍多!更狠的是,他们答应让印尼参与供应链——未来KAAN卖到东南亚别国,印尼工厂能接订单赚钱。 印尼一看,这买卖划算啊!既能买到五代机,还能发展本土军工产业,何乐而不为?就这样,巴基斯坦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摇钱树”被土耳其连根拔起。 巴基斯坦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又气又恨。他们难道就没看清土耳其的真面目吗?土耳其在防务合作中向来是“喂不熟的狼”。早在2018年,巴基斯坦向土耳其订购护卫舰,土耳其虽然转让了技术,但也借此打开了南亚市场。到了2020年,双方联合生产枭龙Block III战机,土耳其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枭龙的生产线经验和市场资源。 更可气的是,土耳其利用巴基斯坦教的手艺,反过来抢了他们的订单。枭龙生产线教会的模块化组装、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全被土耳其用在了KAAN项目上。巴方工程师甚至亲自参与KAAN的雷达调试和发动机安装,而这些发动机还是美国货(F110 - GE - 129)——当初土耳其T129直升机就因美国断供发动机导致订单黄摊,如今历史可能重演。 巴基斯坦这次的教训太深刻了!防务合作从来不是交朋友,而是利益的博弈。土耳其表面上和巴基斯坦称兄道弟,实际上却在背后捅刀子。他们利用巴基斯坦的技术,抢走了原本属于巴基斯坦的订单,还把巴基斯坦的市场份额占为己有。 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防务合作中,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能轻易相信所谓的“兄弟情谊”。技术转让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巴基斯坦的遭遇告诉我们,防务合作,不是交朋友,是喂狼养虎!未来,巴基斯坦要想在国际防务市场上立足,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能再轻易被别人“薅羊毛”了。
虽然巴基斯坦脑子发热,把枭龙战机的生产技术给了土耳其?但是土耳其只能对航电设备改
【29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