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北京,一女子与男友同居生活18年,期间男友三次出具赠与协议,表示要将所住房子赠与女子。在男友去世后,女子要求男友的母亲配合把房子过户,但遭到了拒绝,对方还出示了男友去世前1个月亲笔签的撤销赠与协议。女子认为自己被坑了,怒将男友母亲告上法院,要求其配合办理房产过户,法院判了! 法院最终驳回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判决房子由男友母亲继承。这个结果让李女士攥着那三份赠与协议的手止不住地抖——纸页上的红手印早已褪色,却还能看出当年按下时的用力。 2005年她和张先生同居时,这处胡同里的老房子还是毛坯状态,是她一点点盯着装修,从刷墙到铺地板,每个角落都浸着18年的生活痕迹。 2006年第一次拿到赠与协议时,李女士正在厨房煮面条。张先生从身后递过一张信纸,上面用钢笔写着“自愿将名下房产赠与李女士”,末尾是他的签名和红手印。 “怕你总觉得没安全感。”他当时笑着说。那时他们刚躲过一场小的经济危机,家里存款所剩无几,这张纸成了李女士心里最踏实的依靠。她把协议折好,放进带锁的抽屉,和存折放在一起。 2010年北京出台限购政策,李女士因为社保缴纳年限不够,失去了购房资格。过户的事被搁置,张先生特意找了两位朋友作证,又写了第二份协议,特意注明“不因政策原因失效”。 那天在饭桌上,他当着朋友的面说:“这房子早晚是她的,写多少遍都一样。”李女士当时没多想,只觉得两个人过了这么久,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不重要。 第三份协议出具于2018年。张先生那年体检发现心脏有问题,住院期间,李女士衣不解带地照顾。 出院后没几天,他打印好一份更详细的协议,列清了房产地址、面积、产权证号,签字按手印后郑重交给她。“万一有什么事,你拿着这个心里有底。” 他说这话时声音有点哑,李女士当时还嗔怪他说不吉利的话,没承想一语成谶。 2023年5月,张先生病情突然加重。李女士大部分时间守在医院,偶尔回家取东西。她后来才知道,就在她回家取病历的那天,张先生叫来了几位亲友,用手机录下了撤销赠与的视频。 视频里他坐在病床上,虽然呼吸急促,但说话条理清晰:“本人自愿撤销此前对李女士的房产赠与,一切以本视频为准。” 在场的三位亲友后来都在法庭上证实,整个过程是张先生自愿的,没有受到任何胁迫。 6月张先生去世后,李女士在整理遗物时,还翻到那三份被她珍藏的协议,当时心里还想着等处理完后事就想办法解决过户问题。 直到9月,男友母亲刘阿姨带着律师找上门,出示了那份撤销协议和视频,她才如遭雷击。“他病重时脑子不清楚,这肯定不算数!”李女士当时情绪激动,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反驳。 法庭上,双方的焦点集中在赠与协议的效力上。李女士的律师强调,三次书面协议足以证明张先生的真实意愿,限购政策导致无法过户并非她的过错。 而刘阿姨的律师则依据《民法典》中“不动产赠与未经登记,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的规定,主张撤销协议有效。 法官在审理时明确指出,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即便有多次赠与承诺,只要未完成过户,赠与人就有权依法撤销。 判决生效后,李女士搬离了那套住了18年的房子。搬家那天,她最后看了一眼墙上的结婚照——那是他们没领证却按当地习俗办了婚礼时拍的。 她终于明白,18年的共同生活、三次书面承诺,在法律面前终究抵不过“未过户”三个字。
“白嫖?”北京,一女子与男友同居生活18年,期间男友三次出具赠与协议,表示要将所
小怪兽说热点
2025-08-13 16:13:16
0
阅读:131
用户10xxx47
ee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