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想让普京太难堪,美国在最后关头,取消了“鸿门宴”的安排? 美俄元首峰会在即,欧洲国家正为此积极做美国的工作,试图把乌克兰拉进会议,改成三边会议,准备好一场“鸿门宴”。
结果白宫方面突然确认,美俄峰会将以双边形式进行,不会有第三方。但是白宫发言人不忘强调,特朗普希望在“未来”能举行美俄乌三边峰会。 其实,美国为什么没有让乌克兰“横插一脚”,道理也不难理解。美俄关系本来就够敏感了,乌克兰危机、军控、地缘博弈,各种问题都卡在这儿。 如果峰会上突然加上乌克兰,现场气氛肯定不一样。普京肯定会觉得被围攻,谈判桌上情绪一上来,原本想沟通的事儿也谈不下去了。 美国也清楚,自己如果让峰会变成对俄罗斯的“鸿门宴”,到头来场面失控,没准自己脸上也不好看。 所以说,白宫最后坚持双边模式,其实就是希望把会谈先稳下来,别把水搅浑。 美国这次的决策背后,其实还是现实考虑。白宫清楚,和俄罗斯的沟通不能断,哪怕矛盾多,还是得坐下来谈。 美国不想给普京太大压力,更不想让自己显得像是在“设套”。他们的思路很简单,先和俄罗斯把事说清楚,摸清彼此底线,然后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和乌克兰、欧洲继续沟通。 这样一来,既给了俄罗斯面子,也能掌握一点主动权。其实,美国这就是想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局面失控。 外界对这件事的关注点,除了峰会本身,还有美国到底怎么权衡各方关系。欧洲一些国家一直希望美国能更多站在乌克兰那边,但美国其实更想稳住美俄对话。 美国内部一些声音也觉得,和俄罗斯谈判,还是得一步一步来,别一口气把所有问题摊开。尤其是现在,大国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不想轻易把主动权让给别人。 白宫发言人和美国国家安全团队在公开场合也反复强调,峰会主要聚焦美俄两国关心的议题,未来如果合适,再考虑三方会谈。 说到底,这次美俄峰会安排双边模式,其实就是各方利益的折中。美国既顾及了俄罗斯的感受,也没得罪乌克兰,欧洲虽然有点失望,但也只能接受现实。 这次峰会虽然没有乌克兰参与,但乌克兰的声音并没有被完全忽略。美国和欧洲后续还会继续和乌克兰沟通,保证他们的利益不会被边缘化。 美俄之间的许多矛盾,不是一场对话就能解决。双方各有各的诉求,谈判桌上谁也不会轻易让步。 我国一直坚持推动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反对一切形式的围堵和对抗。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各方才有机会找到共同点,把矛盾慢慢化解。 美国在最后关头取消“鸿门宴”,其实反映出各方都不想让局势失控,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可控的谈判环境。 参考:白宫:俄美峰会将是双边形式,不会有第三方——金融界